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过程零排放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排头兵——南京师范大学顾正桂教授

2021-09-15

 

顾正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沿江化工资源开发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绿色石化过程及萃取分离技术研究。顾正桂教授认为“实现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零排放,是节能减排最佳途径”,为了使这一构想实现产业化,他搭建了节能减排产学研平台并积极进行成果转化。
 
1 不懈探索,开发精馏集成关键技术
顾正桂教授强化企业与学校“产学研”合作,组建江苏省萃取分离过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及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围绕“精馏集成关键技术开发及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课题,取得多项技术成果。在多种组合式侧线精馏与萃取精馏集成技术、连续外循环反应精馏及反应萃取精馏集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成功应用于精细化学品绿色化生产及副产物综合利用过程;鉴于2013—2019年期间的工业化生产,专家认为多侧线精馏方法及工艺技术、研究内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侧线精馏-萃取-结晶等多单元集成技术,实现苯氯化副产物、LCO及重整C9-10芳烃等深加工及循环利用,发明一种连续单塔多股侧线出料和萃取集成技术及多结构侧线精馏装置,实现单塔进行多组分分离,简化了过程、提高了产能、降低了能耗;发明了一种反应精馏与萃取耦合集成技术合成和精制精细化学品,将传统反应、精馏和萃取精馏集为一体,通过在单塔上循环使用催化剂和萃取剂实现产品合成与精制,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纯度和收率。精馏集成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为绿色化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保障,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2 攻坚克难,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途艰辛。以往,从管理部门到企业,普遍认为“节能减排”就是上成套环保装置。顾正桂教授提出“强化化工单元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反应过程转化率,采用特种分离集成技术使副产物循环利用,实现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零排放”是节能减排最佳途径,为了使这一构想实现产业化,搭建节能减排产学研平台,顾正桂三次自筹资金进行成果转化和创业。
1993年,他首次提出校企合作,与面临倒闭的响水酒精厂成立股份制企业——江苏宁响有机化工厂,利用多年研究的萃取精馏法制无水乙醇技术改造原有老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纯度和收率高、能耗低等优点。经历重重困难,1993年12月,江苏宁响有机化工厂正式投产;1994年,销售量超过1 000 t,销售额达到500万元,市场上曾一度供不应求;1995年,企业人均利税居响水县第一。那段创业时光使顾正桂掌握了很多产业转化及创业知识。
1997年,他自筹资金成立“江苏紫江化工技术中心”,建立了1 000 t/年芳烃综合利用中试装置,第三年实现了装置的正常运转,但由于遇到统一规划问题,整个项目又夭折,沉重的打击一度使顾正桂陷入迷茫。
科技成果转化缺少中试环节,导致研发取得的130余项成果无法转让或转化。在全国科技创新及南京市“科技九条”背景条件下,顾正桂再次萌发科技成果转化及创业的想法。2009年,顾正桂通过“产学研管”合作模式,筹集资金、成立股份制研究平台——江苏沿江化工资源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精心规划和发展,现已建成研发、咨询、中试场所及转化完整体系,实现1 000 t/年废弃物综合利用中试装置正常运转;与南化集团研究院、扬子石化研究院、中石化石科院及南京金浦集团建立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几乎所有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转化,合作项目遍及全国各省,成为南京化工园区、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分离集成技术应用领域的“香饽饽”;此外,他牵头组建了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院士工作站及南京市分离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未来,顾正桂将抓住江苏省科技兴省、园区转型升级机遇,利用学校新大楼提供研发场所及玉门研发基地条件,建立完善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条件及年万吨级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化装置,形成规模化的研发-中试-转化产业链,为江苏仍至全国提供过程零排放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