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呵护女性健康 缔造生命摇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

2021-04-08

 

医30余年,阮祥燕教授心中时刻保持着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及对患者的牵挂,致力于中国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对妇幼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负责建立的中国卵巢组织冻存库及生育力保护中心,是青春期前女性和放化疗无法延迟女性的重要生育力保护保存的选择。她致力于激素与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带领团队于国内率先探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的表达与测定,有望为乳腺癌早期风险预测提供一个新型标志物。并成功带领中国妇科内分泌走向世界,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
 
1 成功完成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
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是针对患有癌症或疾病需要放化疗或骨髓移植的女童或育龄期女性,在放化疗前取部分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待治疗结束,再将冻存的卵巢组织移植到患者体内,以保留其生育功能和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在欧洲等发达国家是保护癌症患者生育力的临床常规。
为解决年轻癌症病人因放化疗后卵巢功能衰退的世界难题,在国家引智项目、北京市引智项目的支持下,2012年4月,阮祥燕教授在国际专家帮助下,负责创建中国卵巢组织冻存库。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支持下开展了卵巢组织冻存的临床研究。2016年9月9日,在国家引智项目和北京市多个项目的支持下,阮祥燕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术。移植3个月后,卵巢组织恢复正常功能,这标志着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实现了该项技术的国内突破。目前,已成功冻存300余例人卵巢组织,成功移植10例,移植成功率100%。
1.1 卵巢组织冻存技术优势
卵巢组织冻存技术不仅保护了生育能力,还保护了卵巢的功能。与卵子冻存每次只能冻存几个或十几个卵子相比,卵巢组织冻存可储备成百上千或数万个卵细胞,自体移植后不仅可以有很多次生育的机会,卵巢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减少很多早绝经引起的慢性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省国家医疗开支,特别是对青春期前女孩、放化疗无法延迟的肿瘤患者以及有激素敏感性肿瘤的患者,卵巢组织冻存是她们生育力保护保存的仅有选择。
1.2 卵巢组织冻存适用人群
放化疗会导致卵巢功能提前1020年衰退并且生育力几乎丧失,因此对于年轻癌症患者,如乳腺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霍奇金淋巴瘤、需要骨髓移植的良性和恶性疾病等,在放化疗前取出部分卵巢组织进行冻存,也就保留了生育的希望。
1.3 卵巢组织冻存方法
通过腹腔镜手术取出卵巢组织,处理成卵巢皮质片,大部分保存于冻存管中。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进行卵巢冻存和移植。阮祥燕介绍,卵巢冻存前,患者要经过一系列评估。首先是肿瘤预后情况,只有在预后较好的前提下,冻存卵巢才有意义。卵巢状况也要列入考量,如果为卵巢恶性肿瘤或卵巢转移不能进行冻存、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严重不足者,冻存意义不大。通过评估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手术。手术采用腹腔镜的方式,操作简单,入院后第二天便能进行。阮祥燕说:“在患者的腹部打几个孔,几分钟就能取出来,算上前后准备的时间,1h左右就能结束”。这些卵巢组织离体后,被置于4℃8℃转移液中,放在转运箱中送至卵巢组织冻存库。工作人员将在超净工作台上处理卵巢组织,尽可能去除髓质,保留卵巢皮质并将其处理分割成卵巢皮质片,大部分保存于冻存管中,小部分用于病理检测。卵巢冻存后,患者可以回到原发疾病治疗中,待原发疾病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再评估卵巢功能,如卵巢功能经过评估已衰退,可以考虑移植。移植部位可选择原位移植或者异位移植,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原位移植。
1.4 卵巢组织冻存应用
2018年,阮祥燕教授牵头与50多位国内专家、5位国际专家制定了《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指南》,并发表在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上,对推动中国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的规范化、广泛化发展有重要作用。2018年11月,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相关项目已被北京市批准为重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志着阮祥燕负责的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经过8年努力,实现了从临床试验向临床常规应用的重大转化。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在我国具有较高的社会需求,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该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将造福千万个家庭,为家庭带来生命的新希望。
 
2 激素与乳腺癌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人数的增多,年轻乳腺癌患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甚至很多患者发病前还未生育。据全球癌症观测站2018年的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球女性新增乳腺癌病例约210万,约有62万乳腺癌患者死亡。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乳腺癌患者抗癌治疗后自然妊娠率约3%,所以在欧洲卵巢组织冻存库,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较高。
在绝经相关问题的治疗中,激素治疗与乳腺癌的风险是重要的安全性问题。近年,乳腺癌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乳腺癌与激素治疗的相关性成为国际绝经界及妇科内分泌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PGRMC1是近几年发现的一个2226 kDa的小分子蛋白。PGRMC1是一种参与多种细胞进程的多功能蛋白,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能够结合并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enzyme),参与调节细胞周期、P4(progesterone)信号通路和类固醇的应答。阮祥燕研究团队及合作团队从体外研究到体内研究及临床研究都证实,在某些激素诱导下,PGRMC1促进乳腺癌的增殖与发展。PGRMC1高表达,乳腺癌预后差。对PGRMC1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将其发展为预测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的标志物。今后,阮祥燕团队将继续对激素与乳腺癌风险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与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慢性无排卵、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物化学表现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在育龄期女性的患病率高达6%21%,约占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75%。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个性化对症治疗,对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药物治疗是关键的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是临床和生物化学高雄激素血症、月经紊乱和排卵障碍。该疾病不仅是一种影响广大女性生殖功能障碍的妇科常见病,更是一种多系统、复杂的持续影响女性一生健康的疾病。其远期合并症有肥胖、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
阮祥燕教授团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规范化诊治与管理,并进行系列临床研究。
PCOS诊断标准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2018年制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疑似PCOS的必需条件,另外再符合下列两项中1项即可诊断:①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②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同时也应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或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
PCOS的治疗与管理:①排卵及生育(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辅助生育技术);②调整月经周期(短效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③高雄激素及相关症状;④代谢管理。在临床中,对于无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应加强远期管理和预防并发症;对于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应首先侧重其对生育的需求,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较好的助孕结果。POCS患者在孕前一定要做好规范诊断治疗与长期管理。
 
4 带领学科走向国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任院长为中国妇产学科的奠基人林巧稚。以林巧稚精神为指导,1999年,阮祥燕教授牵头在国内率先创建规范的更年期综合指导中心;2002年,阮祥燕教授又在国内率先建立内分泌科即妇科内分泌专科。妇科内分泌是涉及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新兴学科,50%以上的妇产科患者为妇科内分泌患者,社会需求大,但仍有很多未解的临床新问题出现。阮祥燕热爱自己的专业,乐于奉献和付出,负责创建的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内分泌科被认为是世界优秀的妇科内分泌专科。建科18年来,门诊工作量增加了23倍,日门诊量超500 人次,每年近10万人次。她带领团队走向国际,学术水平在绝经领域、妇科内分泌领域和生育力保护领域处国际领跑水平。科室现有在职医护及研究人员14人,11位国外高端人才(A类)专家,其中Alfred O.Mueck 教授及 Thomas Rabe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在读博士、硕士(包括在职)研究生近20人。在近年的世界妇科内分泌大会、世界绝经大会和世界生殖医学大会上,团队成员进行主题发言和壁报展示60余人次。
2011年由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授牌“绝经期门诊项目中心”,在绝经相关疾病的规范化保健与诊治研究方面具有多项创新,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更年期保健专科示范单位。
为全面推动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国家启动了“妇科内分泌诊疗能力建设及健康教育研究”项目,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治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成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作为项目中心于2020年3月30日在全国率先启动。
自2009年以来,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与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和国际绝经学会每年联合组织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已成功举行了12届。在研究生进修生培养方面,近3年充分发挥行业内的引领带头作用,为全国培训妇科内分泌领域医生421名,连续12年组织举办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
多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20多个国际或国内项目中心,包括卵巢组织冻存库、国际跨学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绝经期门诊项目中心、门诊微型宫腔镜中心、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这些成果的取得,能更好地为中国妇女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阮祥燕团队将建立北京妇科内分泌疑难病研究会诊中心,希望国家继续大力支持“请进来走出去”,促进国际交流。
成为一名科学家是阮祥燕的目标,“也许我目前还达不到科学家的程度,但是我在向这个方面努力。一名好医生,也应当是一名好的科学家,因为科学家要更全面地考虑问题,要放眼未来和世界,研究、探索科学知识,推动科学发展,治病救人”。
 
单位及专家简介
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2002年4月,同年7月开诊。主要专业领域包括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具有将妇产科临床与妇女保健有机结合的特色,把握妇女保健国内外前沿动态,配置仪器均为率先引进使用的国内外先进设备。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在国内率先建立起妇女绝经相关疾病诊治质量保证体系,并每年更新1次,与国际前沿的医疗机构同步,保障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将妇产科临床与妇女保健有机结合起来,在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诊治方面独具特色。其诊治范围包括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反复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性早熟、闭经以及妇科炎症等多种妇科常见疾病。尤其以B超监测排卵、用营养代谢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无损伤性基础代谢及营养状况的测定,判断患者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营养指导方案为服务特色。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承担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
阮祥燕,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研究方向为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作为临床负责人参与北京妇产医院体外受精(IVF)中心启动工作。2000年,北京市属医院首例试管婴儿诞生,成功实施该院首例多胎减胎术。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215”人才工程妇科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资深委员及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德国图宾根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德中妇产科学会(中方)副主席,国际绝经学会中国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中国执行委员会委员及其官方期刊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副主编、中文版主编,欧洲避孕与生殖健康学会官方期刊编委及中文版主编。连续12年主办妇科内分泌国际研讨会,数十次在国际大会上作主题发言。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论著3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7部、科普书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项目等50余项。荣获中国妇幼健康科技奖二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敬佑生命·2017荣耀医者专科精英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