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致力临床罕见病研究——上海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所长胡寅康教授

2021-01-06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医药学科及中医药文化,是促进中医药事业繁荣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上海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所长胡寅康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与发展,他涉医50余年,投身中药新药的研究已40余年,成功研制抗肿瘤新药,并在肿瘤病、白血病、肝病的药物、药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开展艾滋病新药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1 坚定不移,虔诚热爱中医药学,助力中医药发展为朝阳产业
胡寅康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就对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1966年,全国学校停课,他进入新华医院供应科劳动,随后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他虽然每天劳作于红土地,但不忘学习中草药、傣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并在返城、上学、当教师各阶段都执着热爱并学习中医药学。历经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无怨无悔和默默奉献的潜心研究,胡寅康怀揣着中医药的理想,终于走上中医药研制的坦途。他自学中医药学至大学,又先后师承王锦云(浙江省中医研究院院长、教授,我国肿瘤专家)、叶显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理论家)、钟立贤(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药学系主任、药物学家),在肿瘤药学、药效学、药理、毒理及肿瘤临床医学和肿瘤防治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知识,成功研制抗肿瘤中药,治疗白血病、肝病的新药,同时,他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为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积极贡献力量。
在胡寅康心中,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中国有文字可考的中医药学始见于几千年前的先秦、汉魏时代,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们经过探索、积累和总结,奠定了中医药的基础,进而造就了晋、唐时期的繁荣、丰富与提高。又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验证、整理和发展,特别在医学理论体系方面的升华,又促进了明、清时期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西方人称之为的东方医学。
胡寅康认为,在历史上,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贡献的重要力量。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以及我国战乱与贫困、愚昧和落后的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甚至一度处于被质疑、排挤、冷落、萎缩而不能正常发展进步的状态。这种状态又进一步模糊了大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并加剧了中医药学术的混乱和纷争,使中医药鱼目混珠、真假难辩,最终导致了当前中医药和西医药发展不平衡的现实。
胡寅康指出,中医药文化不容诋毁、丢弃,他强调中国应该进一步重视教育国人客观、理性地认识国医国药的内涵,致力于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在他看来,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的依靠,更是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与现代西医药学比肩,从不同角度探索人类还知之甚少的生命科学的奥秘的重要力量。
胡寅康坚信,在国家的支持下,特别是通过新冠肺炎疫情的验证,中医药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需求的日益增长,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宝贵契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随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进,必将成为中国掌握主体资源的朝阳产业。
 
2 守正创新,研究开发现代中药,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长期从事抗肿瘤药物及罕见病症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胡寅康回顾往事,难以忘怀诸多癌症患者的痛苦经历及医生同仁的遗憾和无奈。这不断激励着他在中医药抗击肿瘤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1986年9月,抗肿瘤新药的研究课题正式立项,胡寅康团队付出了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对癌症类疾病进行了科学深入地分析研究,随后展开抗肿瘤药材的筛选,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开展课题(包含的30多个子课题)研究,特别在药学、药效学、毒理学、临床医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肿瘤至今依然是世界性的疑难重症,要发明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必然是艰难的,仅以美国为例,其新药研究的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因为药物研发最终目标是要有效果但不能有毒性,即便药品安全,其质量控制也必须能够得到保障,这涉及药材品质、工艺处理等多方面。此外,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胡寅康面临的一个关键难题是没有对照药品,此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整个项目需要中止研究,前期投入的几千万元将一无所获。对此,国家有关药物审评部门提出用化学药物做对照的要求,研究团队接受了这项具有严峻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枫苓合剂体内抗癌作用及其有关药理方面,研究团队采用对人体肿瘤移植的裸鼠体内人体胃癌MKN及人体肝癌QGY的抑制,对荷瘤和正常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化学合成药合并用药等方面进行枫苓合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枫苓合剂对人体胃癌MKN 3个剂量组口服给药抑癌率分别为74.68%86.76%、49.86%59.31%、19.12%21.68%,腹腔给药抑癌率分别为78.72%85.42%、55.32%62.50%、26.69%41.67%,对肝癌QGY口服给药抑癌率分别为47.69%49.33%、31.94%33.63%、20.0%26.0%,对荷Lewis肺癌小鼠显示提高机体NK细胞活力,有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
科学发现和发明的研究是探索性的,只有坚持才有可能成功,最终胡寅康团队战胜重重困难,成功研制了“枫苓合剂”,该项研究成果经中国科学院的查新,鉴定为国际先进,并作为我国现代中医药新科技成果的代表参加了世界博览会。
 
3 砥砺前行,临床应用中医中药,使中医药发挥抗艾优势
2020年的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而没有特效药物的一类疾病。国家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多次作出指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近几年我国艾滋病发病率急剧上升,而基础工作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从而衍生出艾滋病防治的严峻性和紧迫性。纵观国际上对艾滋病的研究成果,现有的药物也并非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不会产生根治的疗效,有些药物还有增加合并症的风险,研制抗艾滋病的新药仍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恶性疾病。至目前为止,多国科学家认为,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但至今都无法实现治愈。尤其是西药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很多患者通过中医药的综合调理,稳定和提高免疫力、改善症状、降低毒副作用,各种并发症,如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皮肤瘙痒、皮肤溃疡等有较明显的改善,中医药在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也无法实现根治。
胡寅康认为,对于艾滋病这个近20多年前才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虽然中医历代文献中尚无其名,但根据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看,与中医认为的瘟疫有相类似之处,这种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治疗经验。就中医而论,艾滋病大致可分为4种癥型:气血双亏癥、气滞血瘀癥、瘀毒结滞癥和肺胃阴虚癥。临床治疗应注重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这对治疗艾滋病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因人而异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从宏观认识人体疾病和进行治疗干预的具体手段,它既是对疾病病情、病性、病势的基本反映,又是选方用药治疗的重要环节。很多医生从临床实际出发,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艾滋病进行了治疗诊治实践,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胡寅康认为这些研究成果都是针对艾滋病患者的症状而言的,在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研究方面并没有取得成功。
因此,胡寅康研究团队开展了对艾滋病的研究工作,中药的研发是从临床开始的,然后再进行实验室的研究,最后再回归临床应用。
通过几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总结。早在2006年,胡寅康研究团队就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病毒实验室合作开展了针对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研究,并取得基础性、决定性的成果。
在胡寅康团队研发的3种抗艾滋病新药评价试验中,他们通过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初步鉴定了抗艾滋病中药的活性。在之后的重复性试验中,又肯定了抗艾滋病病毒的新药对抗原阳性细胞抑制率为78.3%,可以抑制细胞病变,病毒产量显著下降。现在,胡寅康及其研究团队仍然在前期基础上继续展开研究,在中医药抗艾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产品上市后,为解除艾滋病患者的病痛作出贡献。
 
结语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中医药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中医药学理论也越来越清晰地被解析出来,并随之创新发展,在人类重大疾病以及各类疑难杂症的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胡寅康教授致力于临床罕见病症的研究,在中医药研制方面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在以中医药理论技术手段防治肿瘤、艾滋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创新中医药理论体系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