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秦巴山区紫果猕猴桃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2017-03-21

紫果型猕猴桃主要是指黑蕊猕猴桃、软枣猕猴桃、陕西猕猴桃三种果实成熟后变成紫红色的猕猴桃,其野生资源仅分布于我国。紫果型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花青素,果实皮肉呈紫红色,果皮亮且无毛,可不剥皮吃,营养价值非常高,被当地人称为仙人果、长寿果、牛奶果、羊奶子等。紫果型猕猴桃的引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况且雌雄异株,必须雌雄植株配套引种才能结果,所以很少见到人工引种成功的紫果型猕猴桃。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张莹副研究员2008年在秦岭山中的户县区域发现了果皮果肉呈紫红色、口感极佳的野生紫果型猕猴桃,随后,他成功将陕西猕猴桃、紫果猕猴桃等猕猴桃属植物从1 4001 700米的高海拔山中引种至400米的平原区。近两年,他又带领课题组先后在陕西省猕猴桃地理标志区周至县、农业示范区大荔县、秦岭南区的山阳县以及高海拔区域蓝田和长安区建立了实验基地,展开栽培及株系扩繁产业化研究,在紫果猕猴桃的生理指标和果实品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发现野生的紫果型猕猴桃并成功实现引种栽培

2008年,张莹副研究员及其植物资源科考队在户县的秦岭山中发现了野生的紫果型猕猴桃,其果皮果肉呈紫红色且色泽鲜艳,口感极佳。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相关标本室标本,认定该种属于猕猴桃属。《秦岭植物志》《陕西树木志》仅记载在大巴山的岚皋分布有其近缘种紫果猕猴桃,而对于黑蕊猕猴桃则没有提到有紫果现象。张莹副研究员采用人工低温层积处理种子,繁育出幼苗。精心种植3年后,2011年4月幼苗开了少量雌花,同时雄花盛开。张莹副研究员对果实的生长进行了记录,当年秋季,果实变紫红,且比野生的大,口感更好,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开发水果新品种的潜力。

2009年,张莹副研究员申请获得西安市科技管理部门3万元的课题资金,对秦巴山区紫果猕猴桃进行了全面考察。他带领研究人员调查了岚皋县的紫果猕猴桃、户县黑龙沟的紫果型陕西猕猴桃,发表了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的引种栽培研究论文,成功将陕西猕猴桃、紫果猕猴桃等猕猴桃属植物从1 4001 700米高海拔的山中引种至400米的平原。 

陕西省是猕猴桃栽种大省,张莹副研究员调查发现紫果类猕猴桃近年没有作为商品进行栽培,于是培育紫果型猕猴桃成为了他和团队的主要研究目标,而推动这种高营养、口感极佳的有机紫果猕猴桃走向市场乃至走向世界成为了他更大的梦想。

广泛收集紫果猕猴桃野生资源,为推广试验打下基础

经过努力,张莹副研究员相继申请到了陕西省和陕西省科学院的项目支持,对选育出的紫果型黑蕊猕猴桃08-2、08-18等几个优良株系进行了扩繁区试,同时收集调查备份秦巴山区及其周边的紫果猕猴桃特异资源。课题组以秦岭太白山为中心,足迹遍布秦巴山区各个自然资源保护区及山西中条山、绵山,湖北省神龙架、施恩及四川省峨眉山和甘肃省天水、徽县等地。经过艰苦工作,收集到不同区域扦插资源200余份,采集制作标本200余份、种子资源标本50余份、花粉资源20余份。通过野外科考引种栽培,收集到具有重要遗传育种研究价值的染色体组型为4倍体、8倍体、10倍体的不同种类的紫果猕猴。同时通过种子交换收集到日本、意大利、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培育的4倍体、6倍体软枣猕猴桃近缘品种10个。

课题组栽培收集了适合陕西西安种植的紫果猕猴桃野生资源十余种。通过资源调查发现,20世纪60年代曾分布在秦岭西北的软枣猕猴桃资源已消失,一些记载的大果类型的紫果猕猴桃资源也被破坏丢失。但可喜的是,课题组发现陕西的黄陵也有紫果型猕猴桃野生分布,提出陕西省自黄陵以南均可作为紫果猕猴桃种植基地进行推广试验。同时发现,秦岭东段以软枣猕猴桃和8倍体陕西猕猴桃为主要分布,西段以黑蕊猕猴桃和10倍体陕西猕猴桃为主要分布,秦岭中段尤其太白山周边上述4种猕猴桃都有分布。整体来看,秦岭是世界紫果型猕猴桃资源的分布中心,陕西省发展紫果猕猴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

开展栽培及株系扩繁产业化研究,培育抗病抗旱、适应性强的高品质紫果猕猴桃

20142015年,课题组先后在陕西省猕猴桃地理标志区周至、农业示范区大荔、秦岭南区山阳县以及高海拔区域蓝田和长安区等区域建立实验基地,并展开栽培及株系扩繁产业化研究。通过实生选育和倍性加大处理以及利用资源优势进行杂交,研究其生理指标和果实品质,培育抗病抗旱、适应性强的高品质紫果猕猴桃。

课题组开展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与西安工业大学探究了N+离子注入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改进了扦插方法,进行了快繁技术研究,并探究了紫果猕猴桃近缘种的嫁接亲和性;开展了花粉保藏技术和花粉活性的研究,采用低温保存技术保存了紫果猕猴桃近缘种花粉;从形态学、栽培学、生理学以及分子学的角度,探究了猕猴桃物种特性。同时,课题组借助先进技术提升育种能力,与武汉植物园、西北农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开展了合作研究。  

目前,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利用陕西丰富的资源条件,培育出面向全国的紫果猕猴桃新品种,同时通过果实营养品质测定选出适应秦巴山区栽种的优质品种,为我国猕猴桃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为相关地区的农业发展增添新的亮色。

课题负责人简介

张莹,副研究员,1972年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1993年自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分配至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工作至今。大学期间跟随陈新露老师到川西、云南调查采集百合野生资源。工作后参与秦巴山区、黄土高原植物资源调查收集,拍摄植物照片20余万张,采集标本2万余份,收集保藏植物种子2 000余份,对山白树、银缕梅、刺萼参、马蹄香、华榛、粗糠树、云南金钱槭等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迁地保护研究。主持完成西安植物园迁地保护图文数据库课题研究,参与了数字化西安植物园建设。参与编著图书10余本,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