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计算变异学的开创者——吴光和严少敏

2011-01-16

吴光和严少敏1984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同年结为夫妻。吴光于1988年出国读博,1992年获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先后在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的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起在瑞士诺华药物公司任模型专家。严少敏在意大利乌迪内大学医学院进修、读博、做博士后7年,于2000年获锡耶纳大学定量诊断病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起,他们利用蛋白质数据库的信息,分析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特征。2002年夏回国,为了继续从事自己的创新性研究,多次放弃了在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和药物公司的工作机会,自主创业,成立了深圳市追梦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在近六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任何资助,也没有任何收入,凭着执着的追求,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2008年他两来到广西科学院工作。

在研究中,吴光和严少敏根据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原理,设计了三种定量化研究蛋白质的新方法:1、用氨基酸对的可预测性为指标分析蛋白质中相邻氨基酸对的构成;2、用氨基酸的分布概率为指标分析氨基酸在蛋白质中分布的复杂程度;3、用氨基酸的变异概率为指标分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未来组成和将要变出的氨基酸。三种方法均可将整个蛋白质及其氨基酸序列数值化,而且这些数值是动态的,随着蛋白质长度、氨基酸构成、氨基酸位置以及相邻氨基酸的不同而变化,因此这三种方法适用于分析蛋白质的变异。

他们应用自己设计的这几种方法研究了蛋白质的变异模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遗传病的定量诊断、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流感病毒的变异预测、流感病毒的亚型和种属差异,寻找影响流感病毒变异的自然因素,模拟蛋白质家族的进化过程,并开辟了独特的研究领域——计算变异学。

计算变异学提供了量化蛋白质的新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蛋白质测量指标一成不变的现状,推动蛋白质进化的研究从经验性的实验分析向动力学的数学建模迈进,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深化人类对生物进化机理的认识,为进一步揭示生命的本质开辟了新途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吴光和严少敏研究成果已被广泛收录和逐步引用。至2010年底,他们已发表相关英文论文97篇,包括在36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88篇,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5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4篇;SCI收录58篇,最高影响因子的一篇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学》杂志(15.049),影响因子总点数超过1322008年,由纽约新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世界上首部以上述研究理论为基础的学术专著Lecture Notes on Computational Mutation《计算变异学讲义》(ISBN: 9781604565164),全书共分12章,从理论到实例、由浅入深详细地介绍了计算变异学三种方法的原理、内容及其应用。此书受到美国专门从事科技新书评价的波特兰图书资讯公司的高度评价,在20093月出版的SciTech Book News《科技图书新闻》的书评中写到“吴和严发明了计算变异学这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