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振兴我国花生产业——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廖伯寿研究员

2010-12-20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振兴我国花生产业

——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廖伯寿研究员

 

廖伯寿,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8月起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从事花生遗传育种及病理研究至今。现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兼任国际花生青枯病工作网首席专家、全国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油料生产指导组成员、国家现代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学术职务。已主持包括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8项,主持育成花生新品种10个,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被授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在花生青枯病抗性遗传改良、黄曲霉毒素污染治理、高含油量育种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近日,记者采访了廖伯寿研究员,就科技进步对花生生产的促进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记:我国花生的生产优势和经济优势体现在哪几方面?

廖:首先花生具有种植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价格比较优势明显等特点,全国花生种植业产值居大宗农作物前列,对于农民增收具有突出作用。

其次,在我国的三大油料作物中(油菜、大豆、花生),按全国平均单产和含油量计算,花生的每亩产油量是最高的,具有产油效率的优势。

其三,花生还是一个特色的食品和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第四,目前中国是最大的花生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近50%

第五,花生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抗灾能力比较强。

记:科技进步对花生生产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几方面?

廖:科技进步对花生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品种资源方面,大批优异资源在育种中得到了应用。在花生品种改良方面,全国育成了花生新品种300余个,高产品种已达到亩产500600公斤的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油花生品种含油量达到了55%58%,同时培育出含油量超过60%的新的花生新材料,在抗青枯病、抗锈病、抗黄曲霉品种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在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方面花生也有进展。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方面,也有较多科技创新。

记: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花生科研和生产水平,未来应该着重展开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廖:第一是要培育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要重点支持高产、高油、高油酸的油用型新品种的培育,同时加强优质油、食兼用型品种的培育,加强特殊花生资源的引进、创新和利用研究,加强功能基因组和转基因等高新技术在花生改良中的应用,大力挖掘花生的遗传改良潜力。

第二是要开发高效生产技术,要通过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的应用,使花生的单产水平提高20%。同时要提高花生的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尤其要加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此外,一定要通过品种抗性改良和栽培管理技术,加强黄曲霉毒素等影响花生食品卫生安全的污染物的控制。

第三是要推进加工技术进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在花生主要加工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记:对花生产业的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廖:首先,要进一步强化花生产业的基本定位,那就是为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做更大的贡献。近几年来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持续下降,安全隐患不断突显。综合比对国内几种大宗油料作物,花生的优势十分明显,尤其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通过发展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花生可以在增加国产植物油供给能力方面起更大的作用。

其次,各级政府要对花生技术推广予以特殊支持。花生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技术推广十分困难,尤其是新品种推广速度慢,种子繁殖系数低,种子经营的利润低,企业参与推广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大量科技成果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推广。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应该对花生技术推广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