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致力于家用电器测试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及推广——记著名家用电器测试专家宋坚华

2009-10-05

致力于家用电器测试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及推广——记著名家用电器测试专家宋坚华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测试作为家电行业中链条的一环,可以说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采访了著名的家用电器测试专家宋坚华。
 记者:您是我国家电测试领域的专家,做过很多的科研开发工作,请介绍一下。
 宋坚华:其实科学和技术是不同层次的,科学往往是指那些基础性、开创性的;就风电而言,风电中的风场、开发风电对风场、大气流动的影响,风机及电机新材料等的研究那是属于科学的层次;风机及发电机、调度系统、监控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安装则属于技术层次。我做的工作是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根据生产发展的需求集成出新的技术及产品以推进生产的发展和获得利润。我从事的主要是家用电器行业的测试技术、装备的研究、推广。


 1981年~1989年,我将微型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各种家用电器测试标准相结合,在国内首次开发出数字化、智能化的洗衣机、小电机、洗碗机性能测试设备及通用安全测试设备,其方法也应用到冰箱,冰柜等型式试验设备中。1989年以来,从事家用空调器、商用空调器的测试设备开发推广。先后研发成功用于空调器性能测试的平衡环境型房间量热计、焓差法试验室、高低温试验室等,并推广了近二百多套。提出了空调器可靠性工业试验的概念和方法,在行业中推广了大批长期运转试验室,为零缺陷生产提供了保证。
 随着国内空调企业的发展,近几年又和境外公司合作开发推广了商用空调器综合性能试验室,空调器舒适性试验室(全天候环境试验室),汽车环境试验室以及环保设备。这些工作推动和配合了空调器从安全、可靠、节能走向舒适的发展历程;也使这些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个别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保证了家用电器行业的质量控制和提高了自主开发能力。


 记者:您在家电测试领域以外的其它行业也做了不少工作,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宋坚华:大学毕业后我分到华东自动化所,它属于新技术局,给我提供了许多接触新技术的机会,这期间我从事过Hall元件应用研究、微磁场测量技术、微波测距仪的引进消化、长输管线的全线监控系统调研总方案论证等等,培养了我技术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963年我为炼铀过程做的一个时间装置就是全由自己提出创意和技术路线做出来的设备,它启发了我如何进行一个新系统的研发。1970年与总后勤部合作将数控技术、激光技术成功集成裁剪的专用设备;1979年研发国重108项重点之江门甘化厂计算机控制系统时除了研发成功一套小型机的工业控制系统外还提出使用具有屏蔽隔离、窄通带滤波、宽稳压范围的参数稳压器解决来自电网干扰的一套抗干扰;指导了CWY型参数稳压器的开发、投产、推广使用。该产品广泛用于计算机系统及自动化设备中,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记者:您的科研领域涉及非常广泛,获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那么您获得过那些荣誉奖励呢?
 宋坚华:我先后发表个人或合作论文20余篇,在广东科技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2本。获得总后勤部科技大会奖一项;机械工业部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国家机械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机械委一装司科技进步奖二项;广东省火炬计划三等奖一项;联合国科技之星奖一项。2004年获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1970年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出席了国庆天安门观礼。1986年出席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奖励。


 记者:您有这么多的成果,做了这么多推广工作,可以说是是既有技术又有市场,为什么不自己去开一个公司?
 宋坚华:我的工作特色是一面开发、一面推广,确实是很能赚钱的,但我奉行的是“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
 记者:您退休后也没有休息,又连续工作了八年多,您今后有什么打算?
 宋坚华:我将继续完善舒适性空调器的测试设备,逐步建立舒适性空调的测试标准;努力在高等学校中建立广义的环境控制专业;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我1996年合作出版过一本“科学方法新论“的专著,对其中非线性理论有一些研究,注意到生物及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的正反馈过程中获得多样性的,将继续研究生物及人类社会中的非线性问题。
 记者:现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您对科技创新有什么想法呢?
 宋坚华:我认为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培养具有人文历史知识,具有较深且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辩证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具有献身精神而不是一切由“经济推动”的人材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同时我认为培养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则是一个可靠的保障。
 专家档案:
 宋坚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我国家用电器测试技术专家。1940年10月出生,广东翁源县人,1958年毕业于广州第六中学;1962年毕业于中南科学技术学院(现称广东工业大学);1962年10月~1975年10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现称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1975年10月至今任职于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现称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现任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广东省制冷学会顾问。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五、六、七届理事、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第六届理事长、广东省制冷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