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贸易便利化标准化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张荫芬副研究员

2021-11-08

 

贸易便利化能够使办理国际贸易事务的手续、程序、单证和操作实现简化、协调和标准化,使办理国际贸易业务比以前更为简便、快捷和节省成本。贸易便利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贸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包括涉及贸易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惯例。世界贸易组织(WTO)将简化、协调、标准化、透明化作为贸易便利化的四大原则。由于它对贸易的竞争力和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方面的重要性,在过去10年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贸易便利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荫芬长期从事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积极为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流程、数据的简化与标准化发展作贡献。
 
1 推动我国贸易企业和贸易监管部门使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
张荫芬副研究员积极推动我国相关贸易单位参与贸易便利化标准化建设,与有关贸易监管部门建立联系。国际贸易通常要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程序和机构,除了要涉及到进出口商、公路运输部门、铁路运输部门、海运或航空运输公司、货运代理人、保险公司、海关及其报关代理机构、集装箱公司、银行、码头、商品检验机构、政府和其他官方机构之外,还要涉及到多种语言、多种货币、时差、空间的差异、贸易惯例的冲突等问题,同时还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单证。由此带来很多的错误、遗漏,以及货物的损失或丢失等问题。复杂的业务程序使国际贸易的运作效率受到许多负面的影响。对国际贸易过程及程序进行标准化,并推动我国贸易企业和贸易监管部门使用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对于规范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在贸易程序中的行为,增加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指引我国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积极协助贸易主管部门建设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各国实现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部署的一项建设任务。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均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切实举措。为此,我国组织开展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工作,该建设项目统筹规划,由多个部门参与。作为项目团队的成员之一,张荫芬副研究员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建设我国“单一窗口”。项目统一了业务规范和技术架构,制定“单一窗口”标准体系,统一全国“单一窗口”共性的基本功能,制定全国“单一窗口”标准版并推广应用;地方层面负责落地实施,推广应用“单一窗口”标准版,遵循“单一窗口”工程标准规范,整合地方资源,完善平台设施,积极拓展地方特色服务功能。项目采取“总对总”方式与各口岸管理和国际贸易相关部门系统对接,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统筹开展与国际上“单一窗口”的合作对接。“单一窗口”已实现了与25个口岸管理部门总对总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可提供600多项服务事项,服务覆盖全国所有口岸和各类特殊区域,惠及进出口各类企业。截至2020年7月22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累计注册用户已经达到330万余家,日申报业务量达到1000万票,货物、舱单和运输工具3项主要业务应用率都达到了100%。
 
3 积极推动我国贸易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近年来,我国通过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组织牵头制定贸易便利化相关国际标准2项。张荫芬副研究员是《联合国贸易及运输地点代码》国际标准的中国对口联系人,负责我国贸易及运输地点代码的更新和维护。联合国贸易与运输地点代码(UN/LOCODE)国际标准是为了避免国际贸易和运输过程中对中转地、目的地等名称标识因语言不同而产生歧义所建立的一套唯一代码标准,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负责制定并维护。2019年UN/LOCODE第三届年会在我国厦门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土耳其、芬兰、伊朗、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便利化标准与实践进步探讨,作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参会代表,张荫芳副研究员积极进行学校交流,推动我国贸易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