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师徒制企业网络:知识传导与创新绩效

2021-04-08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矛盾关系的科学。简言之,它是专门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问题的科学。师徒制企业集群作为浙江经济典型的产业组织创新形式,可从一种新的视角探究浙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院长郑健壮教授和靳雨涵博士,以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集群形成的企业衍生视角,创造性地提出了“师徒制企业网络”的新概念。所撰写的专著《师徒制企业网络:知识传导与创新绩效》聚焦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从知识基础观视角回答了浙江经济如何解决“低、小、散”现状和传统集群经济如何提升创新绩效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和理论上与技术经济学科有紧密的关联。
郑健壮教授和靳雨涵博士对产业集群从组织形态上进行新的研究,选择兰溪纺织、兰溪水泥、建德精细化工、安吉椅业、萧山新塘羽绒、新昌制冷、黄岩工艺品、温州制鞋、椒江缝纫机和东阳红木家具等10余个典型集群进行深度调研和实证研究,为技术经济学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就政府和集群中介组织而言,相关研究提出了集群发展政策的五大方面工作,包括引培龙头企业、集群外部学习、产品和工艺创新重视、品牌提升、不同阶段对症下药。相关研究成果已通过讲座和政府规划项目等形式在当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得到应用,该专著也获得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2020年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 理论创新
该专著创造性地提出了“师徒制企业集群”的新概念,并对特征和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提出网络内容与结构相互影响的关系。
1.1 在对国内外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我国制造业集群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师徒制企业集群”的新概念
“师徒制企业集群”这一定义既呼应了集群是地理、经济和社会的统一本质,又对集群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以往的研究通常将产业集群视为单一节点及其之间互动的集合,并且将集群企业视为同质的网络节点。尽管有一些研究已经提出在相同集群情境下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但并未从抽象层面总结出这类差异性的类别和来源。该专著通过“师徒制企业集群”对集群内师傅企业和徒弟企业进行了刻画与描述,一定程度上指出了集群企业之间的差异性。此外,专著将知识作为师徒企业之间关系的形成与互动的核心,能更概括性地说明集群企业差异性的来源。
1.2 在提出概念的基础上,对师徒制企业集群的特征和分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基于知识网络结构的两个重要特征(网络多样性和网络强度),该专著通过构建一系列模型,重点研究了师徒制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与其网络内容(知识传导)的关系。一方面,这对社会网络理论在集群情境下的研究做出了拓展,以往将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集群情境的研究,通常将知识网络、供应链网络、价值网络等多个概念杂糅,这使得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并未定义清晰,从而导致网络影响机制混乱。而聚焦于知识关系形成的网络能帮助我们厘清这些概念。另一方面,对产业集群和集群创新研究视角进行了补充。以往对产业集群和集群创新的研究通常聚焦于产品层面,而在该研究中,将知识视为企业和集群重要的战略资源,从知识视角研究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创新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从产品视角出发进行集群研究的不足。
1.3 对“网络内容对网络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网络内容与结构相互影响的关系
社会网络内容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3个类别:一是网络结构对内容的影响;二是网络内容对结构的影响;三是网络内容和结构的共演。以往的研究聚焦于第一和第三个主题,对第二个主题的研究较少。而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和文献梳理中发现,网络中传递的内容可能会影响网络结果的转变。因此,研究这一主题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 方法创新
该书结合文献计量、案例分析、大样本回归分析方法,并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二手数据和资料等多种形式和数据来源提出理论框架和进行实证研究。这些混合的方法一方面巩固了结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这些方法可以作为师徒制企业集群相关研究的参考。此外,文中使用了不同时期师徒集群网络的比较和集群之间横向比较的方法,呼应了网络分析理论和方法需要考虑动态性的特点,也对应了师傅企业和徒弟企业之间互相转化的情况。
《师徒制企业网络:知识传导与创新绩效》一书就师徒制企业网络的结构和强度是如何通过知识传导,进而影响组织创新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研究,为技术经济学科提出了实践研究上的探索方向,为浙江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