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拓展地学合作模式 加强中拉国际合作交流

2017-12-18

围绕国家拉美战略以及“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对地质矿产信息的重大急迫需求,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境外研究团队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大洋洲和南美洲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编码:DD20160110)的二级项目及“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专项(国科交字[2016]98号文)的组织实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在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地质调查机构的地学合作及人才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7年1月9日至7月10日,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和墨西哥地质调查局选派的四位拉美青年科学家来到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进行为期半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研究,这四位青年科学家是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的马克·库比塔斯(Marco Chumpitaz)和雪莉·卡德娜(Shianny Vasquez),墨西哥地质调查局的马克·蒙塔诺(Marco Antonio Hernandez Montano)和阿尔贝托·桑多瓦尔(Alberto Ramirez Sandoval)。

项目主要成果如下:

1.系统收集了拉丁美洲地区的墨西哥、巴西、秘鲁、智利、哥伦比亚等国的地质矿产资料、图件及文献等共计849份(套),其中包括拉丁美洲各国地学机构设置、法律法规、投资环境等资料,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拉丁美洲地区基础地学信息数据库,其总数据量约10G。

2.系统研究了拉丁美洲南美地台区、安第斯区、墨西哥加勒比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提出了其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综合区域矿产概况和总体成矿地质特征,对重要矿集区和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点、成矿作用进行综合概括,对重要的铜矿、金矿、铁矿、锰矿、铝土矿、锡钨矿、宝石和铌钽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总结,系统地论述了其分布特点、类型和资源状况。

3.编制了拉丁美洲地区1:500万1:50万系列地质、矿产图件以及秘鲁北部奇克拉约地区1:25万地质矿产调查系列图集。

4.通过与拉丁美洲的地调机构的项目合作与交流,推广了地球化学调查(水系沉积物、低密度、多目标等)、数字填图系统等技术培训,扩大了我国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国际影响力。

5.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与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秘鲁地调局续签了谅解备忘录,并与秘鲁、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地调局等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继续在地学领域开展合作,并拓展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墨西哥地质调查局关于中国东部与安第斯、科迪勒拉区域在地质特征对比、医疗地质学、铀矿勘查(含稀土)及地质公园项目提供咨询等方面的合作。

6.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形成了一个覆盖拉丁美洲安第斯、加勒比海、南美地台3个地区的地调科研团队,专业方向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球化学、地理信息等多个学科,确立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地质地球化学调查以及环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地质与成矿作用研究等3个研究方向,为项目的良好实施奠定了基础。

7.推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技术方法和规范。包括地质填图规范和要求、火山岩区填图方法、数字填图系统(RGMap)、同位素年代学技术、地球化学理论以及数据处理软件(GeoExpro)、地球化学调查(水系沉积物、低密度、多目标等)、数字填图系统等技术培训,扩大我国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8.通过中国东南沿海与秘鲁安第斯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将极大推进对环太平洋构造域区域差异性的认知,形成具国际水准的地学新理论与新认识。

9.为首钢秘鲁铁矿、金兆矿业、秘鲁庄胜矿业、秘鲁江西必达矿业、云南驰宏矿业以及安徽、湖北、吉林等各省地勘局等中资企业在拉丁美洲投资矿业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服务。

专家简介

姚仲友,1962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矿产勘探系矿床地质学专业。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地质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拉丁美洲大洋洲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海上丝绸之路大洋洲和南美洲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016—2018)二级项目负责,“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专项负责。主要从事拉丁美洲大洋洲境外地质调查与成矿规律研究。公开发表《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的构造古地理控制》《大洋洲地区大地构造格架与优势矿产资源》等论文50余篇,出版了《大洋洲地区重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专辑1部(《地质通报》2014.No.33卷2-3期),出版了《大洋洲地区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科学出版社,2015)、《大洋洲地区1:250万地质图及说明书》(地质出版社,2017)、《大洋洲地区1:250万地金属矿产图及说明书》(地质出版社,2017)等专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