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促进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 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书荐

2017-11-16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著的“中国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图集”系列图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勘单位和中国地质大学精心编制完成。该图集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群, 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积极开展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部署实施了多项地质调查项目,系统获取了土地、矿产、能源、地下水、环境以及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促进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对已有的数百份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总结,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该图集分为5部分,包括28幅图件和1份调查报告,从城镇与基础设施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布局、耕地保护和土地质量管理、国土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信息和重要依据。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概况方面,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量总体充裕;耕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矿产资源品种较全,磷、盐、钛、钒、铜、铁、稀土等50余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列;新型能源潜力大,生态资源丰富。

新型城镇化规划方面,认为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发展不均衡,城市规划区可用于建设用地面积潜力大;水资源量充裕,地下水利用程度低,水资源保障能力强,可满足城市规划发展需求;局部城镇规划建设区受不良地质环境问题制约,建议适当控制开发强度。

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提出长江中游岸线总体稳定,局部存在崩岸和管涌隐患,建议继续加强荆州—洲湾、九江—彭泽等崩岸段工程治理;沪昆、沪蓉、京广高铁、武九铁路沿线地质总体安全,应重点关注岩溶塌陷、软土分布等地质灾害隐患;能源管线沿途整体地质条件较好,局部地段存在软土分布、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及地壳不稳定区,建议加强地质安全论证工作。

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议扩大勘探范围,加强大型矿产基地建设;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强化能源保障;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耕地资源保护与特色农业开发方面,建议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发展特色富硒农业,同时,加强土地环境治理,调整种植结构或调整土地用途。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屏障建设方面,建议进一步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使森林覆盖率有一定增加,在森林非保护区内控制一般性建设开发规模和强度;加强湖泊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强地质遗迹开发、科学研究和保护。

该图集提供了有广泛用途的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的基本信息,具有深刻的地质科学内涵,深入浅出,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对一个大区域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编图的成功尝试,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公益性基础性研究成果。该图集的出版将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开展及国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为区域发展规划和有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