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探索原始小管(PVs)形成机制 率先在针灸经络领域开展“证伪”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络研究中心团队

2017-10-17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络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中心团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创新团队,现拥有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2名以及1名在读博士生和2名硕士生。近年该研究团队主要围绕穴位的结构和功能及经络现象,综合采用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研究、穴位传入与效应关系的研究、穴位广谱效应的研究以及经络现象的国内外追踪研究等,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完成的“原始管道系统和经络关系研究”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世纪60年代,朝鲜医学教授金凤汉报告了他发现了经络系统的实态,命名为凤汉系统,包括“凤汉管”和“凤汉小体”。但由于他没有详细公开研究方法,结果没有得到重复和验证。2002年以来,首尔大学苏光燮教授重新研究原始小管(PVs),观察到PVs存在于血管、淋巴管内和脑内以及各类内脏器官的表面,认为这些结构和针灸经络穴位有关。为了探讨PVs和经络的关系,研究中心团队与首尔国立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对PVs形成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首先,在形态学研究方面,分析了PVs出现的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采用台盼蓝标记PVs,观察到不同的性别、年龄以及麻醉注射方式对大鼠腹腔表面PVs的出现均有影响。在大肠杆菌造成腹腔炎症后,PVs的出现率达到100%,而对照组仅为10%。采用DAPI、phalloidin荧光染色结合 CD11b和ICAM-1免疫荧光标记对PVS的细胞成分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在正常大鼠和腹膜炎大鼠的PVs中均为CD11b和ICAM-1荧光免疫阳性标记,表现为炎症反应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和白细胞。腹腔炎症大鼠PVs中DAPI标记的多形核和细胞膜上CD11b、ICAM-1阳性标记的细胞膜和胞浆较正常大鼠的PVs明显增多,表明PVs的出现和炎症密切相关。

其次,从经络的功能入手研究PVs是否参与穴位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电刺激腹腔脏器与腹壁相连的PVs,对胃运动没有影响;针刺中脘穴,在PVs保留完整和剪除后均可引起无显著差异的胃运动抑制;针刺足三里穴,在PVs保留完整和剪除后均可引起无显著差异的胃运动增强。表明PVs不参与针刺穴位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效应。因此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证明PVs明显与指导针灸临床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不符。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络研究中心团队通过开展原始管道系统和经络关系研究,率先在针灸经络领域开展“证伪”的研究,对经络的研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团队与国外原创性学术团体开展实质性“面对面”对抗的“证伪”研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和认同。

团队负责人简介

景向红,女,博士,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学科带头人,优势团队负责人。近十年来主要围绕穴位的结构和功能开展研究,重点研究穴位敏化的动态过程特征,证明敏化部位的分布和常用于治疗相应内脏疾病的穴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敏化穴位区域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改变。对穴位对相关内脏的调节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对内脏的调节效应具有固有性质,穴位效应强弱受到激活穴位处不同的神经纤维的影响。共主持国家及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文章50余篇,SCI论文21篇。曾获2015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16年度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