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把握专业前沿 服务北京气候预测需求——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

2017-10-17

王冀,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气象局气候首席专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气候预测、决策服务产品技术把关和产品签发。1994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在辽宁省鞍山市气象局从事中短期天气预报工作。20062008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攻读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专业博士。2008年至今在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从事气候预测、评估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业务与科研开发。能够把握专业前沿,紧扣业务需求,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业务建设项目20余项,提高了北京市气候中心业务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时效,应用效果显著。

一、利用广义极值分布(GEV)、广义偏态分布(GPD)开展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评估和预估,与北京多所大学合作进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方案研究

2009年起,王冀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了军队重点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及其影响研究”和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华北地区极端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建立了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指标体系,利用广义极值分布(GEV)、广义偏态分布(GPD)开展了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评估和预估,成果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华北地区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所引用。主持“近百年全球陆地气候变化监测技术与应用”项目子课题,王冀带领课题组采用抽样、蒙特卡洛等方法对监测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最佳站点密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最优的站点分布方案。

目前,王冀作为“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极端风险预测预警平台前期开发研究”项目子课题主持人与北京多所大学合作,利用法国LMDZ变网格模式预估北京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未来变化,重点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对北京市健康、水文、园林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研究。

二、关注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和北京市气候服务重点工作,持续开展延伸期预测研究,建立延伸期预测平台,发布延伸期预测产品

为了能够提供10天以上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天气预报,王冀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进行了延伸期预测,并在2009年阅兵服务中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2010年,王冀在科技支撑项目“中高纬度持续性异常信号判识技术及预测应用”和新技术推广项目“降尺度技术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的资助下,收集了京津冀地区近50年来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典型相关、偏相关等多种统计方法建立起预测因子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模型,完成了影响北京气候异常的环流信号的识别,建立起北京市延伸期预报业务系统平台,发布了延伸期预测产品。

2012年以来,随着北京大型活动的相继举办,对于延伸期预报的精细度和准确度需求不断提高,王冀带领科技人员加大力度研发丰富延伸期预报方法和产品,对于SDSM方法不断改善,融入了多状态马尔科夫链方法,提高了原方法的预测效果。同时开展了DERF2.0、美国CFS模式的本地化研究,为延伸期预测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2014年,在“基于气象大数据分析的重污染天气中长期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资助下开展了雾霾延伸期预测方法的研发,开展污染模式(CUASE)在北京地区的应用,成果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和阅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华北地区冬季气候异常研究,重点掌握华北降雪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华北降雪监测平台,助力北京冬奥

2013年,王冀主持了“基于气候条件的冬季天然气需求量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重点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冬季气温的异常和影响因子,提出跨季节的影响因子,建立了跨季节预测的预测模型,可以在夏季开始为各级政府滚动提供冬季气候预测。

2013年,王冀主持了气候变化专项“华北极端降雪时空变化特点及形成机制分析”,利用1961年以来华北冬季资料,研制了“雨雪”相态判别方法,并建立极端降雪量、频次、强度的数据集(数据集在2016年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出版),给出了华北地区降雪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重点分析华北不同地区降雪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点以及影响因子,完成了华北降雪监测、诊断系统。该工作不仅对华北冬季降雪预测提供了背景基础,也为2015年申办冬奥工作积累了科学事实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主持气候预测、评估与气候变化技术把关工作,为重大活动提供气候预测服务

2009年,王冀开始负责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的气候预测、评估工作,工作中他开拓创新,勇挑重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骄人业绩。2013年他担任气候中心副主任和首席专家以来,气候中心预测评分稳步提高,他个人的预测评分位于前列,尤其在北京市汛期、冬季供暖等关键时段的气候预测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北京市汛期抗旱防汛、冬季“看天供暖”工作提供了有力预测依据,受到各级政府的表扬。常规业务之外,王冀带领团队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产品,如北京铁路局沿线汛期滚动气候预测、北京市燃气公司跨季节冬季气候预测、北京市水务局汛期河道精细延伸期降水预测产品等,于2011年获中国气象局“优秀值班员”荣誉称号。王冀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敏感性,努力做到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把握气候服务重点,根据天气变化和政府关注重点及时主动地组织纂写决策服务材料,三年期间共把关材料300余份,获得政府表扬,部分材料获得领导批示。

重大活动保障一直是北京市气象局的工作重点。在APEC会议、冬奥会申办、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2015年反法西斯纪念活动中,王冀积极主动与主管部门沟通,丰富气候评估产品,根据不同活动特点需求提供风险评估产品,制作气候服务手册。尤其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工作中,面临着无长序列资料的困难,组织研发了新的评估方法,科学准确地提供了延庆赛区的气温、降雪等气候资料,成功圆满地完成了申奥迎评保障工作。他作为北京市气象局驻奥申委的支撑专家全程参与申奥迎评工作,并在现场多次回答评估专家提问。近年来,气候中心相继获得北京市气象局颁发的“2022年冬季奥运会申办工作气象服务保障贡献突出奖”“2015年北京市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气象服务保障贡献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气象服务保障突出贡献奖”,王冀获得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颁发的“积极贡献”奖、北京市纪念活动领导小组颁发的“积极贡献”奖,并被中国气象局评为“2015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始终围绕气候与气候变化开展研究的气候预测专家,王冀在工作中注重科研成果积累和总结,近年共发表SCI和一级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专著4部。作为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科技带头人,他还负责指导气候中心青年科技人员参与业务系统建设和科研,并作为特约教师,定期在中国气象干部管理学院授课。为了提高自身对年轻科技人员的指导水平,分别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

把握专业前沿,服务国家需求。未来王冀将带领团队着力开展跨季节、次季节预测方法研究,满足社会和各级政府运行部门需求,为北京市防汛抗旱服务。针对未来即将举办的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多源客观动力模式资料为基础,研发寒潮、冷空气、降雪等天气过程延伸期预测方法,逐步提升预测能力。此外,针对北京市大城市特点,继续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变化规律、极端事件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对人体健康、排水、供能领域影响评估、适应和应对方案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建立起华北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监测、评估、预测业务平台,提升对于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对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