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淤泥快速稳定化及其资源化应用——河海大学祝建中教授团队成果

2017-10-13

我国南方河流众多,许多地区由于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原因,悬浮物和污染物淤积河道之中,产生大量的具有一定污染物的淤泥。而针对河道淤泥含水率高、有机质高、污染物种类复杂、处理量大的特点,目前粗放的处置利用方式已遇到技术瓶颈。

自2010年起,河海大学环境学院祝建中教授带领40余人的青年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南通淤泥特性及其固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2013083)、“新型高沙多盐淤泥固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BK2013023)、“软弱土加固与复合固化材料应用试验研究”(2015068)、“复合防渗新材料开发及其在灌区节水工程中示范应用”(2016044)和“太湖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JSZC-G2016-198)等各类项目研究。他和科研团队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与理论探索,在淤泥的资源化和稳定化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一种高有机质河道淤泥复合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ZL201310020251.1;一种利用内陆淤泥和近岸高砂制备人造生态骨料的方法, ZL201410053804.8;一种利用生物高效降解可植被的污染底泥及工业污泥固化方法,ZL201410013349.9;一种淤泥固化免烧造粒处理方法 ,ZL201410053400.9等)。同时,发表了相关专业论文10多篇,形成了淤泥快速稳定化及资源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祝建中教授带领团队针对河道整治中淤泥处理、处置的难点,研发出淤泥稳定化、资源化、生态化技术,包括原地泥水分离、就地快速脱水固化、流动固结、污染物固定稳定化、土壤化和护坡植生等一整套工艺化环保应用技术。基于淤泥土与固化材料之间互相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及认识,开发了新型淤泥复合稳定化系列材料,固化淤泥土碱性低、强度好、耐冲刷、稳定性高,解决了水泥土耐水性差的问题。无机稳定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结合使用,在淤泥脱水加固时同步固定钝化重金属离子,控制消除N、P污染物质,同时稳定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降低了淤泥二次污染风险。

祝建中教授和科研团队开发的新型淤泥稳定化系列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一方面该稳定化系列材料环保节材,可解决河道淤泥污染难处置的问题,消纳大量淤泥和工业废料,使之用作护坡基材、工程土料和绿化土,在稳定边坡的同时,起到绿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的作用。另一方面,项目成果将促进相关环境生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增加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项目负责人简介

祝建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后,美国密苏里林肯大学助理研究教授。2010年回国受聘为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系中国环境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水协会会员、美国化学协会会员、美国农业学会会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10余个部门专业委员会担任专家或特聘专家。同时担任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等杂志编委,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多种专业期刊审稿人。长期从事新型环境应用材料、固体废物资源化、环境污染控制理论及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美国环境与农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等国内外科研项目30余项,完成污染治理工程实施项目近20个。迄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研发的新材料技术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已在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进行多次应用与推广。科研技术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环保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水利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曾荣获“优秀个人”“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