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郧县人”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成果

2016-05-25

“郧县人”即郧县人头骨的化石。1989年5月由郧县博物馆王正华和郧西县文化馆屈胜民二人负责组成的普查组,于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发现第一件基本完整的远古人类颅骨化石;1990年5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阳地区博物馆和郧县博物馆等单位对郧县曲远河口化石地点——学堂梁子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第二件人类头骨化石。1992年2月4日,这两件头骨化石被评为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发现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全国以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文博系冯小波教授团队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院Henry de Lumley 教授团队对郧县人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做了大量科研工作。

从郧县人遗址的哺乳动物群观其时代

由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颇多,惟胶结坚硬,不易修理,目前仍有相关数量的标本尚待进一步修理,故未能确切鉴定到种。但从已修理出来的标本来看,郧县人动物群最主要特色是:动物群具有南北动物群的色彩。动物群中属于华北地区动物群的典型种类有:三门马、李氏野猪、短角丽牛、大角鹿等;被认为是“北方种”的有秀丽黑鹿、裴氏熊猫,秀丽黑鹿是一种典型的泥河湾动物群成员,却是首次在秦岭以南地带被发现;属于典型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种类:大熊猫、中国犀、东方剑齿象、小猪、水牛等。

动物群中有少数第三纪残留种——似剑齿虎,也有典型早更新世属种——云南水鹿、秀丽黑鹿及桑氏鬣狗等,其中云南水鹿仅在云南元谋动物群第三段(187万年前)及广西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中出现;秀丽黑鹿是华北泥河湾动物群中典型代表;裴氏猫曾在周口店第18地点被发现;桑氏鬣狗更是早更新世的典型代表;而大熊猫武夷山亚种则是华南地区早更新世一典型代表,该亚种是大熊猫小种发展到巴氏亚种(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过渡类型,作为武陵山亚种所在的湖南洞泡山动物群是更新世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中向中、晚更新世狭义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过渡的典型。从以上研究来看,冯小波及其课题组认为郧县动物群是属于早更新世晚期。

此外,通过研究发现:郧县人动物群是属于第四纪期间中国南、北两大动物区系之间的过渡地带动物群,其最大特色是具有南、北混合的动物成分,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距今100年左右;地处秦岭南、北坡的郧县人及公王岭两个动物群的性质,反映了秦岭隆升的年限;从郧县人动物群中的一些化石标本看出,老年、幼年个体比例占多数,这种现象可能与人类活动也就是同郧县人狩猎活动有关。

从郧县人颅骨化石观其类型

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发现的两具远古人类颅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均缺失下颌骨,在地层中都是颅底向下。这两具颅骨表面略有腐蚀,颅骨的基底缝均已完全愈合,可以比较清楚地观察到的颅外骨缝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颞顶缝、蝶颞缝和枕乳缝等,这些骨缝都已经开始弥合,有些缝段已经变成比较平滑的细线,冠状缝的中段、矢状缝的顶段、以及人字缝可以见到比较清晰而复杂的细线。因此从颅外骨缝的愈合程度观察:两具颅骨都代表中年个体;根据两具颅骨臼齿磨蚀程度来推断两具颅骨的年龄,他们都应该超过45岁,这显然比颅骨骨缝所显示的年龄大,这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恶劣、食物粗糙等原因使牙齿的磨耗率比现代人高。综合以上颅外骨缝的愈合情况和牙齿嚼面的磨蚀程度推断,这两具颅骨可能代表35到40岁的成年个体。

对于郧县人头骨化石究竟是直立人还是智人,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张银运先生选取了8项特征:眶上圆枕、眶后缩窄、前额后倾和颅盖低平、枕眉圆枕、枕平面与项平面之间的转折、颅最大宽位置、脑容量,将郧县人与北京人进行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他认为“郧县发现的这两具人类头骨化石目前还难肯定是属于直立人,而有属于智人的可能性”;李天元先生于1998年在法国陶塔维尔和马赛的实验室,与玛丽·德·伦莱教授及其助手一起对郧县人头骨模型进行了全面观察和比较,不仅与直立人对比,还与南猿、能人、智人头骨进行对比,比较的结果认为,郧县人头骨的原始性状是其主要特征,“郧县人应归属于直立人而不应归属于智人”。

李天元于1991年5月第一次访问美国,他在加州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发展研究实验室进行了1个月的对比研究。该实验室收藏有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模型,在那里,李天元把郧县人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发现的人类化石模型进行比较,更进一步认为:郧县人属于直立人类型;郧县人有许多特征与中国的、亚洲的人类化石是一致的,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具有一系列的近裔性状,可以追寻其传承和发展关系;郧县人化石是直立人向智人演化这条长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郧县人的归属问题,冯小波与李天元的观点一致。

虽然经过初步观察和比较研究,发现郧县人的大多数形态特征与直立人性状一致,当属于直立人类型。但冯小波及其课题组经过多次的研究比较认为,郧县人颅骨与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比较,又有明显的差别。郧县人颅骨特别粗大,尤其是颅骨最大宽度特别大,不仅超过了直立人颅骨,而且超过了智人类型和现代人的最大颅宽;郧县人牙齿粗壮硕大,尤其是臼齿显得宽大。因此根据郧县人颅骨的主要属性和特有性状,李天元、冯小波等在初步报道中给予了新的亚种名称:直立人郧县亚种。

从郧县人遗址的石制品观其遗址性质及文化性质

从郧县人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共207件,出自上文化层的61件,占出土总数的29.47%;出自中文化层的137件,占出土总数的66.18%;出自下文化层的9件,占出土石制品总数的4.35%。207件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碎片(碎块)和有打击痕迹的石块(砾石)等7类。

从遗址堆积物来看,曲远河口学堂梁子的第四级阶地的第一层(砂砾层)属于河床相,至今尚未发现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这一层形成的时候在这附近人类活动留下的证据;第二层(即下文化层),主要堆积物为灰白色细砂层,属河漫滩相,在这一层发现有少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说明当时人类已在附近河边活动,制造石器,也可能在这里进行狩猎活动;第三次(含钙质结核的灰黄色砂质黏土层,即中文化层),含大量哺乳动物活动化石,是主要的出石制品的层位。郧县人的两具颅骨化石也发现于这一层,这是郧县人主要活动的层位。大量石英碎片(碎块)和相当多可拼合的标本的存在证明,郧县人就在这里制造石器,遗留下的石制品没有受到太大的流水冲刷搬运左右,属于原地埋藏;第四层(红土层,即上文化层),仍然发现有石制品,当尚未见到哺乳动物化石,这说明在这个时期这一带仍然有人类活动,而拼合的标本的存在说明这里仍然是石器制造场。总的来看,曲远河口学堂梁子是郧县人生息之地,他们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经历了环境的变化,而在第三层形成期间,这里既是郧县人的石器制造场,也是他们狩猎的场所,甚至也可能还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地。

由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发现的石制品,无论是地层中的哪一个层位出土,也不管是由地层中发掘出来的还是地表采集的,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性质,即所用原料基本相同,其特点是:使用锤击法打片,可能也用砸击法;未见修理台面的石片,但有有疤台面或多疤台面的石核(后者仅见于中文化层);砾石石器多而石片器少;类型以砍砸器为主,刮削器次之;在采集的标本中还有3件两面器,其中一件使人联想到加工未完的手斧;还有一件刮削器是用零台面石片加工而成的。

从郧县人化石地层剖面观其磁性地层学

郧县人化石地层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该地质剖面的地磁极性特点表明,他们处于国际地磁极性年表中B/M界线到Olduvai正向极性亚带之间。第三和四(含哺乳动物化石)层位于Jaramillo正向极性亚带的上部,除此之外,在剖面内还测出了Cobb Mountain正向极性亚带;(2)该剖面的地质年代为170万年70万年。第三和四岩性层的年代是83万年90万年。郧县人化石所在的第三层的地质年龄为83万年87万年左右,这个推断年龄与考古研究所得的初步结果有一定的差距,要比考古研究所得的认识年龄老;(3)郧县人生活在一个总趋势变冷,小周期是由冷变暖,雨水相对较多的古气候环境中,其地势为北、北东较高的地貌环境。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认为:郧县人生活于早更新世晚期,它有清楚的地层关系,有数量可观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一定的测年数据,有两具相当完整的人类颅骨化石,有一定数量的石制品,且保存的堆积相当多。

研究郧县人遗址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挖掘、寻找更多的材料和探讨有关学术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材料的全面性、丰富程度、可能解决的学术问题、可持续性等方面衡量,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遗址的重要性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其形态特征为探讨系统地位的归属和中国远古人类的演化模式提供了又一重要例证;为探讨南方砾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南方和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然而,对于郧县人的了解,现在不过是“冰山一角”,关于郧县人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学家,更加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