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微红梢斑螟和松实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成果展示

2013-10-21

一、研究背景

微红梢斑螟(Diorytria rubella Hampson)和松实小卷蛾(Retinia cristata)属中国传统森林害虫。2008年重大冰冻灾害之前,在湖南省未见有成灾记录,因此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也不了解。重大冰冻灾害之后,该虫迅速上升为突发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20092011年年均发生200多万亩,涉及82个县(市、区),给湖南省松林特别是松幼林及种子园球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空前低落。20096月初,湖南省启动了《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II级响应,随后组织了松梢害虫研究课题“微红梢斑螟和松实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课题负责人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何振高级工程师。项目通过研究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在湖南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规律以及防治技术,为害虫的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该成果于20131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创新成果

系统地开展了微红梢斑螟和松实小卷蛾在湖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生活史及发生规律,发现微红梢斑螟在湖南年发生34代,松实小卷蛾年发生45代。丘陵区害虫发育进度比山区提早710天,编制了生活史表。

创造性地研究了虫害发生与寄主、立地、植被群落多样性、温湿度等的关系。建立了以单株平均枯梢量和树龄为变量的林分虫口密度预测模型。明确了微红梢斑螟越冬代虫口密度与第1代虫口密度的关系。

攻克了微红梢斑螟和松实小卷蛾防治难题,系统集成了包括无公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为核心的松梢害虫综合治理创新技术体系。

在微红梢斑螟和松实小卷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方面,通过调查和饲养等共收集到寄生性天敌昆虫15种,病原真菌1种,其中5种为寄主新纪录。

三、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过程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6篇,采用综合治理创新技术体系累计指导或推广防治受害松林面积445.4万亩,新增产值折合人民币13.362亿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