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创新中国 创新地图——《中国创新地图2012》

2013-06-24

地图是以二维或多维形式在平面或球面上科学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图形或图像,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和文字注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图已成为越来越生动、直观和精确地展示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空间特征的重要工具,比如人口地图、资源地图、军备地图等,而以地图的方式表征和研究我国创新活动空间结构及历史演进特征则更是一种新的尝试。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组织一批从事科技管理和统计、创新指标研究以及地图绘制方面的专家,开展了编制《中国创新地图2012》的合作研究,目的是利用创新要素的地图表现形式,帮助决策者和研究者深入理解我国创新资源分布的特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进程和发展趋势。目前,该书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在近日正式出版。

该书包括九章的内容,这九章内容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分别为创新活动的三个资源条件,即财力、人力和物力。第一章从总量、结构指标两方面对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创新活动做了多维度的描述和分析,在揭示了一个国家创新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同时,展示了中国的特殊表现。第二章从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R&D人员总量等绝对指标,以及每万人口中R&D人员数量等相对性指标的角度,阐明了我国创新活动的规模。第三章从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说明了高速通信网络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延伸,有效改善了乡村和落后地区的创新条件,使创新资源不再只是向中心城市集聚,激发了创新活动在更大范围内的活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区域创新格局。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章,这四章是描述创新活动特征的核心内容。第四章研究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分布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则是联系创新源泉与技术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在国家创新体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网络系统。第五章分析创新活动的直接投入和直接产出指标的空间结构及变化特征,对研发的投入也就成为创新投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由创新投入而直接或间接获得的知识产出,不仅可以反映出创新的投入绩效,更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第六章反映各地区支持创新活动的间接投入及创业条件,我国的创业投资经过近20年的发展,支持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的一个加速器。第七章研究创新活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和成效特征,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技术已经成为引领全球创新经济的核心力量之一,各国也为发展高技术不遗余力;作为追赶型国家,我国设立许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中国独特的方式跻身于高技术产业大国行列。

第三部分为第八、九章。第八章着重论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我国创新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正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各级政府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支持和鼓励,已从以直接拨款资助为主,转变为通过政策优惠等间接方式为主,为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第九章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创新的开放程度,中国作为地处东亚经济隆起带的核心国家之一,非常重视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开放、包容、共赢的理念下,积极推进与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广泛进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合作,深化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合作发展研究、教育培训、科学实验、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创新地图》以地图的形式实现了区域创新监测评价的可视化,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将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把握我国创新活动区域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新的观测视角与创新指标支撑,为从事创新研究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平台和参考信息,为社会大众提供形象直观的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展示窗口,并向全世界展示“创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