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毛江森——从山村农家走出来的病毒学家

2013-04-27

  毛江森是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随后就投身病毒学事业。他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株人胚肾传代细胞系,为发展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做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了重水(D20)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发现D20能增加病毒热稳定性和减少干扰素的产生,建立了测定生物大分子中氘含量的方法;建立了乙型脑炎病毒---鸡胚细胞干扰素产生系统,系统研究了影响高滴度干扰素产生的因素。上世纪70年代末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HAV),阐明甲肝患者排病毒和抗体反应的规律,发现红面猴和恒河猴对HAV有感染与免疫反应,证明甲肝有隐性感染,发现HAV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质网中增殖,培育出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H2减毒株),制成安全有效的活疫苗,为控制甲肝流行取得重大突破。

  走上科研道路

  毛江森19341月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一个毛姓聚居的小山村,父母务农,幼时体弱多病。1951年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六年的医学院生活和学习,毛江森明白了一个道理:从医是一条奉献之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62年,被中国病毒学的奠基人黄祯祥教授(1980年学部委员)招为助手,开始研究干扰素,建立了乙型脑炎病毒—鸡胚细胞干扰素产生系统,系统研究了高滴度干扰素产生的影响因素,先后有6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和《微生物学报》上。但毛江森及其同事们发现,这种细胞水平的方法所获得的干扰素的量是无法大规模实际应用的,于是他们改换思路,想用生物工程的办法解决干扰素的生产问题,走生化工程的道路。为此,毛江森去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生化,去北师大旁听物理化学课,他白天工作,晚上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每天晚上看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工作上他否定了一位美籍华人学者提出的mRNA表达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想法,令人惋惜的是,文革开始,工作终止,全家下放西北农村。

  

研究甲肝疫苗

  1978年,毛江森回到了杭州,在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工作(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他花了半年多时间,深入杭州、宁波、绍兴等地调查黄疸肝炎(甲型病毒肝炎)流行情况。发现甲肝是当时的第一传染病,水乡地区农民深受其害。一次,他到杭州市西湖区袁浦镇一个自然村调查时,看到一家5口人全得了甲型病毒性黄疸肝炎,躺在床上痛苦不已,随后又了解到该村有41%的村民都得了甲型肝炎,生产、生活状况十分困难。他下决心要研究甲肝病毒和疫苗,在1987年他在一篇发表于传染病学杂志的论文中曾警告中国有可能发生甲肝大流行,不幸言中,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发,32万人集中发病,人心惶惶。

  为了降伏甲型肝炎,要进行病毒研究,必须先收集病人的粪便,将其从中分离病毒。为此,毛江森带领科研人员到农民的家里和一些医院,不怕苦累,冒着风险,大量收集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粪便标本,足足装满两大冰箱。

  为了早日研制出疫苗,毛江森成了“工作狂”。在长达十几年的研究中,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三九严寒,他都带领助手们不停地做实验对甲肝病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奋力研究,毛江森和科研人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建立了从放射免疫到基因测序的一系列方法,用组织培养细胞分离出甲肝病毒(HAV);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电镜的方法证实了甲肝病毒,发现红面猴和恒河猴对甲肝病毒有感染与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动物模型,并证明甲肝有隐性感染;发现甲肝病毒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质网中的增殖现象。发现在特定的细胞中连续传代可使病毒基因序列改变和毒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H2减毒株),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甲肝减毒活疫苗成了毛江森的最终目标。

  1991年,毛江森和助手们历时15年时间在国际上最先成功地研制出甲肝疫苗。临床使用表明,毛江森主持研制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居国际领先水平。当这种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后,就不再害怕被染上甲肝病毒了。疫苗的大规模使用和卫生的改善使甲肝的发病率由疫苗使用前的平均约200/10万下降至目前约10/10万~20/10万,基本上解决了甲肝对百姓的危害。

  对甲肝病毒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卫生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让百姓早日受惠于这一珍贵的科研成果,1991年,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普康生物技术公司正式成立,次年,经批准,批量生产和使用甲肝减毒活疫苗。使用20年来,疫苗的质量也不断提高,迄今,甲肝减毒活疫苗使用人数已超过1.2亿人次,并出口到印度等国,为国内外控制甲肝的流行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江森本人于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近50年来,他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分别在《中国科学》、《微生物学报》、《中华医学杂志》和美国JID、英国Vaccnie和加拿大著名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

  SARS生态性防控

  2003年初SARS在我国出现,传染性和病死率很高,病原一时不清楚,情况危急,人心惶惶。毛院士也全力投入到SARS的防治中。

  当时有人说病原是衣原体,有人怀疑出现了新病毒,有人怀疑会不会是生物战。毛院士对疾病性质、临床过程、流行特征进行了了解,又对30年来的新病毒病进行了回顾,复习了文献资料之后,提出SARS很可能是一种新的病毒病,病原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同时他强调指出,一种新的病毒病并不一定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毛江森还通过新华社的渠道提请领导们要十分注意防止病毒从相关实验室泄漏。这只是一种科学上的初步判断,后来证明是对的。初步判断虽然不是证明,但也是重要的,它可以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减少恐慌,有助于防控研究。科学上的判断不是随便拍脑袋的产物,它要求占有尽可能多的现有和过去的知识;它要求提出的判断符合逻辑,能解释全部表象;它要求温故知新。这需要激情、需要知识、需要对科学的信仰和敏感。

  至于SARS疫苗,发展常规疫苗具有一定的风险,考虑到人类很可能不是SARS病毒的储存宿主,因此毛院士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生态性预防的理念。后来一些南方省份采取措施严禁捕杀果子狸。但是,对于像SARS这样的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的病毒永远要保持警惕。

  

后记

  现在,年已八十高龄的毛院士仍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生活俭朴,不嗜烟酒,偏爱素食,富有规律而节制的作息习惯是这位老科学家的秘诀。正是这种良好的习惯保证了毛院士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工作能力,为中国的病毒事业而奋。目前,毛院士正在带领研究团队从事着几种新疫苗的研制,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