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寻找远古的足迹——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名誉所长黄万波、所长魏光飚

2013-03-20

自从2011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设立以来,其评奖结果就受到科技界以及广大科普爱好者的关注,该奖项也被视为国内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荣誉。今年,经过层层的举荐、筛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名誉所长黄万波和和所长魏光飚所著的《大熊猫的起源》脱颖而出,闯入最终的获奖名单。

黄万波、魏光飚在《大熊猫的起源》一书中首次对大熊猫的起源和演化之谜给出了有力的回答,他们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到800万年前的史前地球,精彩再现了熊猫家族兴衰演化的历史,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解读了熊猫与人类携手同行的历程。作为古人类学者,黄万波和魏光飚在该领域造诣卓著,成绩斐然,曾取得多项原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发表了多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反响的学术论文,这次《大熊猫的起源》一书成功推出使他们再一次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著名古人类“巫山人”“蓝田人”“和县人”的发现者——黄万波

黄万波,1932年出生于重庆市忠县新立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重庆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黄万波教授是中国著名古人类“巫山人”“蓝田人”“和县人”的发现者,先后发表学术论著百余篇(),撰写的科普读物数十篇()。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的题为《亚洲早期人类及其石制品》一文,使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名扬中外。他的研究成果,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首届竺可桢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裴文中科学奖等。    

黄万波十分重视野外考察,他通过艰苦的野外调查与发掘,获得大量珍贵的古人类化石,为我国的古人类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黄万波主持或参与的考察队,先后发现200万年前的重庆“巫山人”下颌骨残块、115万年前的陕西公王岭蓝田猿人头骨产地、80万年前的陕西陈家窝蓝田猿人下颌骨、25万年前的安徽和县猿人头盖骨、13万年前的重庆奉节智人牙齿、6万年前的广西麒麟山智人头骨、4万年前的陕西长武智人牙齿、2万年前的北川智人牙齿等人类化石。除此以外,在长江三峡还发现了13万年前的牙刻、石刻和石哨等史前艺术珍品。

   1984年,黄万波在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经过测定,牙齿化石时间为204万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这枚化石远远早于距今约115~5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和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足足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向前推进了近100万年。

此外,黄万波还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多达五处的人类化石遗址,其时代涵盖了200万年至5000年前。从所留下的大量原始遗存证明,古人在重庆地区的活动十分频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黄万波首次提出长江三峡是东亚人类的发源地。他认为:在大约300万年前的长江三峡地区,这里出现了一种有思维能力的高等灵长类动物,不管是来自非洲,还是亚洲本土,他们在适应长江三峡半封闭的森林、河流环境中改变了遗传性质,获得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使用天然工具发展到依赖自制的石器进行生产劳动获取物质生活资源,尽管在体质结构上还保留着猿类的某些性状,但是他们在演化的长河中逐渐萌发起来的思维能力对客观事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反映,本能的迈过了猿类的门槛,来到了文明世界,这就是最初的“东亚型”人——“巫山人”。

为了古人类学研究事业,为了更多地破解学术上的未解之谜,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退休的黄万波依然执着于古人类学的探索,三十多年来,他自费在三峡库区进行艰苦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为我国的科研、科普以及文博事业矢志不渝地奋斗着、奉献着。现在,80岁高龄黄万波教授正在对巫山龙骨坡遗址和玉米洞遗址进行发掘,并对兴隆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在龙骨坡遗址和兴隆洞遗址再次发现人骨化石,就极有可能推翻人类非洲起源的一元论学说,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将有更多证据证明长江大三峡就是200万年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猛犸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魏光飚

魏光飚,196910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理学博士,研究馆员。曾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现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重庆市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委宣传部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理论类),重庆市首批“社会科学专家”及第一批“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2000年,魏光飚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业之后,应邀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在日本,他对生活在冰天雪地的长毛猛犸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认识到国内猛犸象研究的严重缺失之后,开始全力投入对猛犸象的研究。从日本学成回国后,他先后与日本、英国、俄罗斯、荷兰等知名学者合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对欧亚大陆猛犸象的起源与演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

2003年,魏光飚作为第一研究者,与国内及日本的合作者依据出土于河北阳原县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的真象类化石材料,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起源于中国华北地区、其成种时间应为距今200万年~150万年之间的观点。被国际同行誉为“学术大师”的权威学者AdrianM.Lister第一个接受了他的观点,并与他在核心专业期刊上撰文,否定了Adrian M. Lister本人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提出的草原猛犸象120万年前起源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学术观点,从而引起国内外学者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填补了欧亚大陆猛犸象演化世系上的一个空白。其后,中科院朱日祥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根据古地磁学证据,得出该处化石地层的绝对年龄为距今166万年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支持了魏光飚及合作者的判断,并将草原猛犸象的成种时间较以前的研究提前了约50万年。

20069月,魏光飚与中日专家合作,对中国早期猛犸象化石的系统分类学及相关生物地层学的深入研究,成果发表于被美国《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收录的日本学术期刊《Journalof Geosciences,OsakaCityUniversity》。20074月,他与中日专家合作,通过对中国山东济南出土的长毛猛犸象化石研究,不仅首次确定了世界上分布最南端的长毛猛犸象化石发现于中国的山东济南,而且精确地测定了该猛犸象生存的年代,同时对中国东部3万多年前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意义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2010年,魏光飚作为第一研究者,在《中国科学》发表了题为《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新材料及猛犸象的起源与演化模式探讨》的学术论文,对全世界猛犸象属种的分类与分布进行了梳理和补充,首次绘制了猛犸象家族的详细“家谱”,建立了猛犸象起源与演化的框架和模式,首次提出南方象很可能起源于中国、草原猛犸象在中国延续到了更新世晚期(距今3万多年前)、猛犸象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和“走出东亚Out of East Asia)”两个主要阶段、猛犸象的主要成种与扩散事件与早期人类演化具有较大的同步性和关联性,以及应废弃“松花江猛犸象”这一已沿用了半个世纪的猛犸象种名等新观点。

迄今为止,魏光飚已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logical Magazine》《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三本,获得较高国际声誉。同时,他还担任了《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第四纪研究》《古脊椎动物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的审稿人。

魏光飚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古人类学及旧石器考古学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多项重庆市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旧石器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发现了多处具重要科研价值的史前文化遗址和化石点;作为领队,主持了多项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项目;目前正主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巫山龙骨坡遗址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