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心系地质报国志 矢志不渝谱华章——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获得者陈毓川

2013-03-20

陈毓川,矿床地质学家。193412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陈毓川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4年赴苏联顿涅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学习,1959年归国,在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地质研究所工作。1981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自1983年起,先后任原地质矿产部地矿司副司长、司长,兼全国金矿地质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原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地质调查局局长。2006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主任。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兼职教授,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五十载矢志不渝

陈毓川负责并参与完成了23项重大矿产资源研究、咨询项目。其中有8项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锡、铁、金、铜、铅、锌等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1965年,在江西东乡铜矿,陈毓川与唐兴信等人研究了钨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确定了一种钨铜共生的矿床类型和含钨铁帽的成因。20世纪60年代初,他作为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组的负责人,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了龙头山深部及马关——文山一带找锡的远景,后经钻探证实。20世纪70年代初,陈毓川任研究队队长,从事宁芜地区铁(铜)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研究,于1974年提出了“宁芜玢岩铁矿”的区域成矿模式,开拓了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领域。此后,他又赴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开展火山型铁矿研究,并于1980年在富铁矿科研交流会上宣读了报告《全国陆相火山岩铁矿成矿规律研究》。

1979年,在程裕淇院士的领导下,陈毓川开展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在“铁矿类型组”、“铁矿成矿系列”、“宁芜玢岩铁矿”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地质作用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在四维时空中可以形成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的理论,提出了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相继发表了《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等论文。而后,陈毓川等人从四维时空角度研究了大厂矿带的成矿规律,建立了大厂矿带的区域成矿模式,对拉么矿床、云开地区的矿床预测均取得了成功;在南岭地区建立了燕山期与花岗岩类有关的5个矿床成矿系列,提出了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概念;在阿勒泰地区建立了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铁、铜铅锌、镍等矿床成矿系列。“七五”期间,陈毓川进一步研究成矿预测的理论基础,出版了《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合著,1998)、《中国矿床成矿模式》(合著,1993),编制了第一轮全国前寒武纪、古生代、中新生代成矿系列图(2000),对桂北地区从中元古代到中生代的各时代成矿作用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5个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演化轨迹,提出了区域成矿谱系概念。

1992年,陈毓川主持全国第二轮区域成矿规划工作,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区域成矿分析的思路,综合成矿预测技术,指导完成了二轮区划工作,出版了《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合著,1999)。2004年他与常印佛、裴荣富、任纪舜、汤中立、翟裕生、滕吉文等院士和各省、区老、中、青科技人员,完成了地质大调查“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研究项目。他和王登红提出了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新概念,并将其含义明确为“在一个区域性地质构造旋回中先后形成的矿床成矿系列,具有内在成因联系,组成矿床成矿系列组”,进一步完善了成矿系列概念;建立了全国214个矿床成矿系列和全国各成矿省及重要成矿区、带的区域成矿谱系,编制完成了全国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矿床成矿系列图,对12个矿种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估,完善了王世称教授提出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方法(MRAS)。这一轮的研究工作对我国的普查找矿具有指导作用。自1983年起,陈毓川对推动地质找矿、黄金储量较大幅度增长以及低品位金的堆浸提取技术的推广等也起了重要作用。

成果丰硕 屡创佳绩

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勘查工作。在锡、钨、铜、铁、金等矿床,桂北、宁芜、南岭、秦岭、阿勒泰、三江地区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等矿产基础研究领域和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1.为建立和发展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基地作出了贡献。1960年至1965年、1980年至1985年先后系统、深入研究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带地质及找矿方向,提出大厂矿床及矿带的成矿模式,预测龙头山地区深部找矿靶区,后经验证,发现大型锡、铅、银矿床,为矿区扩大储量及扩大生产做出了贡献,为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首次发现钨铜共生的新矿床类型。1965年研究江西东乡枫林钨铜矿床,确定钨铜共生的新矿床类型,并首次在国内外揭示钨在硫化矿床氧化带中的地球化学行为,钨是以离子状态吸附于铁帽中,为含钨铁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3.开拓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与应用领域,在促进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以模式指导找矿方面做出了贡献。陈毓川先后深入研究宁芜、庐枞、南岭、秦岭、阿勒泰、西南三江地区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1974年在负责宁芜火山岩区铁(铜)矿研究项目中,与李文达等系统、深入研究宁芜火山岩区各类矿床及区域成矿规律,提出区域内矿床存在内在联系,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区域矿床成矿模式——宁芜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开拓了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领域。此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新思路被矿床界广为采用,并成为指导区域找矿工作的重要科学理论依据之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4.研究提出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发展了区域成矿理论,并应用于指导找矿。与程裕淇院士等经长期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认识到在各地区所处的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中,伴随着相关的成矿作用,并形成相互有联系的有一定时空分布规律的矿床组合,从而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经研究,先后建立了南岭、秦岭、沿海火山岩区、桂北、阿勒泰、赣东北及全国主要成矿区带的矿床成矿系列。我国原创性的成矿系列概念已被地质勘查单位广为应用,作为区域成矿预测的重要地质理论基础之一,为指导找矿起到了重要作用。

5.应用矿床科学技术组织指导找矿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六五”以来陈毓川负责组织、指导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成功开展新一轮矿产普查工作。“七五”期间负责组织及指导全国金矿找矿工作,在此期间,找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期间取得新增储量(独立金矿)1038吨,等于建国以来前35年探明的总和。领导10万吨级低品位金矿堆浸提金试验项目,获得成功,并全国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以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为地质理论基础,负责原全国二轮成矿区划工作(1992年至1995年)及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项目(1999年至2004年),先后两次对全国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建立了中国成矿体系及全国的矿床成矿系列,提出了一批找矿远景区,经验证发现一批矿床及矿产地,同时为国家部署固体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此两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陈毓川院士出版第一作者专著15本,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97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工作者奖,2004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2009年被授予“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获201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