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投身农业 创新小麦高产技术——安徽农业大学胡承霖教授

2012-10-15

胡承霖,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49年考入南京农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届学农大学生。曾在南京农学院、福建农学院和安徽农学院任教,主要从事耕作学、粮食作物教学,研究小麦栽培。他善于将教学、研究与农村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长期在农村建立高产示范田推动大面积生产取得丰收。曾兼任国家农业系统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安徽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小麦学组成员,全国小麦栽培研究会理事。现兼任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

一、建立高产示范田,推动大面积生产取得丰收

1978年改革开放后,胡教授积极投身到农村生产一线调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试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带到生产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在安徽江淮之间的凤阳、寿县、六安,沿淮的怀远、五河、固镇、凤台和淮北的宿县、濉溪、界首、亳州、涡阳、蒙城等县建立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基点,推动各地小麦产量水平提高,帮助学生和基层农技人员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已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受到农民的欢迎。19891991年,胡教授在宿县祁县区进行万亩水稻、小麦吨粮田研发项目时,常年居住在该区,吃食堂,骑自行车下基地。当地小麦为主要作物,麦后种大豆、山芋等旱杂粮,夏秋两季亩产只有450公斤左右。胡教授通过指导农民把小麦晚播种改为抢墒适当早播,改大播量为中播量,改耧播为机播,改施返青肥为施拔节肥以及把水育秧改为湿润育秧,促进了小麦、水稻双丰收。万亩片示范结果,杂交稻汕优63品种亩产平均517.5公斤,小麦博爱74-22品种平均亩产372.4公斤,夏秋两季亩产达到889.9公斤,比原来亩产翻了一倍,其中3000亩小麦达到419.9公斤,1500亩水稻达到612公斤。胡教授在淮北成功实现了水稻、小麦两熟吨粮田目标,使当地农民的万亩项目区和四万亩辐射区新增效益1984.35万元。

安徽省于1994年开始组织实施小麦“四、五、六”攻关(淮北、江淮之间、沿江三个地区分别实现小麦600500400斤亩产量),胡教授担任全省小麦生产顾问组长,制定了以上三类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负责技术培训,且在界首市(县级市)抓突破400公斤市攻关,有力地推动了该市小麦生产的发展,使其进入全国小麦400公斤县(市)行列。1997年全国小麦春管现场会在该市召开,观摩麦田现场。由于以上三个不同类型地区小麦均衡发展,实现了“四、五、六”攻关目标,推动了全省小麦生产科技进步,1997年全省小麦单产从1994年的273公斤增加到293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20公斤,总产从143.23亿斤增加到190亿斤,“四、五、六”小麦攻关项目获安徽省农村科技一等奖。

二、全面拉开安徽小麦高产攻关战役

1997年我国粮食丰收实现温饱自足之后,19982003年全国粮食面积逐渐压缩,总产持续徘徊下滑,安徽小麦单产2003年只有256公斤,比1997293公斤减少37公斤,到2005年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10公斤。小麦单产之所以长期徘徊,低而不稳,是由于经常出现秋旱天气,小麦播种出苗不齐,农民习惯用大播量、“一炮轰”施肥,加上春性品种比例大,病虫防治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前期麦苗旺长不壮,群体大,倒春寒冻害严重,中后期早衰,倒伏,影响了产量。这些不科学种植,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产量不高。如何改变农民长期固守的种植习惯?胡教授和省农业部门研究制订了四项关键技术(扩大半冬性品种、降低插量科学布种、分次施肥氮肥后移重施拔节肥、综合防治病虫危害),并决定从抓高产示范田入手,在全省主产麦区的东、西、南、北、中都建立“百、千、万亩”良种良法配套高产示范田(每亩除国家良种补贴10元外,省财政拿10元),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从2006年第一年攻关开始,建300万亩,2007年增加到600万亩,2008年扩大到1200万亩,至今已稳定下来。根据20062008三年统计,这些高产示范田比一般田每亩增加投入10元,四项关键技术田间到位率较高,平均亩产增加小麦120150公斤,说明了依靠科技提高小麦单产是极其有效的途径。

安徽“十一五”期间,小麦单产总产屡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省平均单产首次突破300公斤,总产193.4亿斤,比上年增长31.8亿斤;2007年在遭遇多种自然灾害情况下,平均单产仍然达到318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2009年、2010年又创单产新高,尤其是2010年在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条件下,单产达到340公斤,总产实现241亿斤,单、总产比“十一五”前分别增加84公斤和80亿斤,增幅居全国第一,总产增量占全国增量四分之一。

三、研制安徽江淮区域小麦高产工程技术

我国小麦生长与气候关系密切,安徽江淮区域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带,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小麦生长期间经常出现秋种时干旱,倒春害冻害,45月阴雨,龙卷风强对流天气引起倒伏,以及春雨诱发病、草、渍害加重和后期高温蚜虫危害大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如能充分利用区域中光、温、水资源的有利面,克服不利面,就可以找出抗御灾害与形成高产同步的技术途径。胡教授于20062008年所研制的安徽江淮区域淮北旱茬麦亩产600公斤、沿淮和江淮稻茬麦亩产500公斤小麦高产工程技术,就是这一技术途径的成功生产模式,包括了小麦前期壮苗越冬争足穗、中期稳健生产保大穗、后期防早衰增粒重三个生长阶段控制指标与相应技术。通过20062008三年在全省1500万亩高产示范片上应用,平均单产增加127公斤,总产增加39.2亿斤。其中2008年国家农业系统专家组在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实产验收1.2万亩示范点,平均单产641公斤,最高田块单产674.8公斤;2009年国家科技系统专家组在该村实产验收,高产创建点单产达到718.2公斤;2010年安徽省“三农”专家组在涡阳县新兴镇寺后村实产验收,高产创建点单产达到739.7公斤。该项成果2009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