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综合调查海洋资源环境 推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成果简介

2012-02-15

一、“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概况

(一)专项立项背景及总体目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海洋局针对我国近海海域综合调查程度和基本状况认识度比较低的情况,提出了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的建议,并于20039月获得立项批准,专项名称“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简称908专项。908专项旨在摸清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的总体情况,了解我国近海海洋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家宏观决策、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管理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908专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调查项目最多、范围最广、采用技术手段最先进的一项重大海洋基础工程,调查内容多,调查任务重,工作量大,为保证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国家有关部门组成专项领导小组负责专项的统筹协调,具体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

专项自2004年起正式实施,其调查范围、调查要素、调查手段以及先后为调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是新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为保证国家专项能够得到高效、优质、安全的执行,专项在立项之初就明确要强化任务的组织管理与科学安排,并为此做了大量探索实践,随着专项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应管理举措日益健全和完善,起到了应有作用。

(二)主要工作内容

908专项包括三项基本任务: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构建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是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

通过开展“基础调查”、“重点海域调查”和“专题调查”,摸清我国内水、领海和领海以外部分海域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底底质、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和海洋光学等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查清我国海岛海岸带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海洋灾害、海水资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和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形成我国海洋的基础数据和基本图件。

二是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历史资料和其他工作成果,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旨在综合分析我国近海海洋水文环境、海洋环境质量与容量、重要生态系统变化趋势、海洋灾害特征和趋势等;评价和评估海洋环境、生态、资源、灾害的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估我国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提出海洋资源和环境利用的时空结构与布局优化方案,修订海洋功能区划,形成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决策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基础依据与信息产品。

三是构建我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

利用3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通过汇总本次近海调查数据资料,整合相关历史资料、常规海洋调查与业务化系统监测资料以及其他研究成果等信息资源,在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下,构建我国近海“数字海洋”空间基础数据平台和网络交换中心;开发建立专题信息系统,形成业务化海洋信息综合应用服务能力;开展中国近海“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研究,运用虚拟现实、仿真、互操作等技术手段,在“数字海洋”基本单元格网中汇集和嵌入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等数据,实现数据库、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海洋信息共享服务,为最终建立我国“数字海洋”系统奠定基础。

二、总体进展与阶段成果

通过在我国近海开展多学科、全方位、立体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首次系统地获得了我国近海海域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海底底质、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洋地球物理等大范围、高精度的海量调查数据,全面更新和丰富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基础数据,绘制了全新的海洋环境要素基础图件,这将为我国深入开发利用海洋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还系统获得了我国海岛数量与地理位置、海岸线长度、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蕴藏量与分布,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海洋灾害的分布等第一手资料,这将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有效管理和保护海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应对突发海洋灾害及防灾减灾等提供翔实权威的基础数据支持。

在开展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我国近海水文环境、海洋环境质量与容量、重要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以及海洋灾害特征和趋势,综合评估了我国近海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开展的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前景评价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等为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都提供了基础依据与科技支撑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专项调查所获数据资料,整合应用已有历史资料,908专项搭建了“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通过整合海洋信息资源,促进了数据共享。开发的海域管理、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等八大业务应用系统,为促进海洋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与辅助决策支撑平台。研发完成的数字海洋公众版(iOcean)和手机版既是海洋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工具,也将是社会各界深入关注和认识海洋的权威信息渠道。

(一)专项综合调查与评价的主体任务全面完成

从综合调查看,在水体环境调查方面,作为我国迄今为止调查规模最大、要素最多、技术最先进、涉及部门最广的一次多学科、准同步调查,动用调查大小船只200余艘次,调查人员过万人次,全面完成了从北到南9大区块夏、冬、春、秋4个航次的调查。在海底环境调查方面,完成多波束勘测约60万公里,浅层剖面及侧扫声纳测量约11万公里,底质取样3万余站,悬浮体调查约1.3万站。在专题调查方面,海岛海岸带卫星调查覆盖140多万平方公里,航空遥感调查飞行近300架次,完成近9万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调查,获取数据总量达20TB;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获取了11个沿海省(区、市)、50余个沿海地市、240余个沿海县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数据量达66万条,获取了第一手的海洋经济数据资料,为掌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综合评价任务看,908专项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数据资料,组织开展了40多个针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状况的专题评价任务。通过研究评价,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认识,大大提升了我国海洋环境科学研究能力水平。

专项实施后期,908专项成果大量涌现,通过对相关成果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报道,大大增加了社会大众对908专项的认知度。

(二)908专项成果显著、应用广泛

就专项的成果而言,经过8年的努力,总体上完成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任务,系统获得的大范围、高精度、海量近海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全面更新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基础资料和图件,取得的一批有显示度的阶段性成果,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科学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和研究评价,进一步深化了对海洋环境要素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形成机制、制约因素的认识,取得了大批科学研究成果。1基本查清了我国近海温盐场的分布特征、对中国近海环流系统的认识已从统计平均态提升到了天气过程态,开展的系统性、规模性的海气边界层要素调查,填补了我国在近海海域实测数据的空白。2通过对我国近海海域海水化学、大气化学、沉积化学和生物残毒等环境化学要素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水水质、大气环境质量、沉积环境质量以及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针对东海长江口和南海珠江口外海域夏季底层低氧区形成机制、中国沿岸流环境特征与演变规律、中国近海海域陆源和海源金属成分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特征等众多领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3对我国近海海洋生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到约10000种生物种,新发现40余个未记录生物种。调查发现近50年来,中国近海浮游生物生物量和丰度呈上升趋势,生物个体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近30年来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个体较大的棘皮动物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个体较小、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类生物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4通过调查研究,详细掌握了我国近海沉积物的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及古环境演化特征,对浅地层层序及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精细划分出了泥质区的分布范围。5编制了我国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图和地貌图,详细划分了我国近海海底地形单元和地貌类型,阐明了我国近海地形地貌特征的分布变化规律。6揭示了我国近海的构造和沉积地层分布格局,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构造和凹陷沉积中心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我国海陆构造追踪,特别是以前勘探程度不足的近海隆起构造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服务海洋开发 遵循“边调查、边评价、边应用”的原则,专项的一些成果已经在沿海海洋经济开发得到广泛应用。辽宁省908专项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以及区域性用海规划提供了翔实的海域使用调查资料。河北、天津908专项调查资料和评价项目成果广泛应用到曹妃甸开发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规划和经济建设中。天津市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报批稿)以及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翔实资料。山东省编撰出台了《山东海情》,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批示提供了重要基础信息和科技支撑。江苏省908成果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调查和评价成果为区域规划、港口规划、海域管理、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印编的《江苏海洋概览》简明扼要地将海洋基本信息发布给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翔实资料。上海市相关成果在“上海杭州湾北岸(奉贤)滨海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奉贤“海上城市”前期论证中等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在滩涂围垦、航道码头工程建设及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908专项调查研究成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得批准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建省运用海湾容量调查的资料和成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海湾围填海运行机制,对国家围填海规划及其科学论证工作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价值。广东省908专项赤潮灾害调查专题成果在珠江口暴发的大面积赤潮应急监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908专项调查和成果资料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海南省编制的《海南海情》较系统、较完整地反映了海南海洋现状,具有较好的现实性和前瞻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规划编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支撑海洋综合管理 1开展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首次协同国家统计部门制定并联合印发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一次性调查制度》,为今后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开展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评价工作,通过对11沿海省市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研究,建立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和方法体系,构建了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该任务成果为当前正在制定的国家《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起到了有力支撑。3步掌握了我国海岛情况。系统获得了我国海岛的位置、类型、面积、岸线、植被和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编制了《海岛界定技术规程》,基本查清了我国海岛的数量。在我国海岛特别保护区选划工作方案编制和相关政策与标准的编制工作中,专项大比例尺地形图和遥感图件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4系统获取了我国海岸带基础资料。通过遥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获取了我国海岸带岸线、植被、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岸滩地貌与冲淤动态、潮间带底质、沉积物化学、底栖生物及滨海湿地等基础资料。翔实的数据深化了我们对海岸带自然资源状况的认识,也为省市制定科学的海岸带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5海域使用现状、海洋功能区现状以及海域分类定级与估价等调查成果在国家和地方得到了多层面的应用。海域使用调查成果直接服务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有效地支撑了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同时,集成任务的技术方法和成果也为全国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相关业务提供了借鉴和实例。6专项调查成果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专项获取的调查数据和成果在近几年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得到了应用。专项成果《中国滨海湿地》在系统梳理908专项滨海湿地调查和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滨海湿地的现状特征,阐述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重要滨海湿地的基本状况,深入分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对策建议,现已编制完成。去年日本3.11地震海啸及核泄露海洋污染事件发生后,专项所获水动力与海洋化学调查数据为我国海洋环境预警监测和应急预案制定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7专项成果在应对突发海洋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灾害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国近海风暴潮、海冰、海浪灾害分布、发生、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危害程度,基本摸清了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滨海湿地退化等地质灾害的现状及成灾条件,以及我国赤潮、海洋病原生物和海洋外来生物种等生物灾害的性质、分布及危害,为我国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2008年,我国黄海海域浒苔爆发,为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及时调整专项任务,增设“绿潮”生物调查,专项在我国黄海和南黄海区域的调查数据为浒苔产生和爆发的机理研究、发展趋势预测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8专项工作为我国海水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与评价,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掌握了我国沿海城市、重要海岛的水资源需求状况,开展了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为潜在海水利用功能区划与示范试验提供了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海洋可再生能源调查与评价,摸清了我国近海海域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蕴藏量和分布,为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和建站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支持其他部门工作 908专项成果在保障国防建设和权益维护等行业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出版的系列遥感调查影像图集及调查资料也已交付相关部门使用,获得了高度赞扬;向国家测绘部门移交了908专项海岛数据资料和成果,为海岛(礁)识别定位和航空测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向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了908专项地形地貌勘测中疑似沉船的数据资料,为水下考古工作提供支撑。此外,专项针对我国海水养殖现状研发的一系列实用型环境修复技术,获得了水产养殖户和农业部渔业主管部门的广泛好评。

908专项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已经或即将面向社会推出一大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管理工作的调查评价成果。如《中华海洋本草》作为国庆60周年的献礼,于20099月在京首发。首次全面阐述我国滨海湿地基本状况的《中国滨海湿地报告》,全面更新我国近海海洋生物种类名录的《中国海洋生物种类名录和图集》,首部综合涵盖海洋地理学、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渔业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和海洋经济学等多学科内容的《中国区域海洋学研究》,为我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中国海洋保护区》专著等均已顺利通过验收,即将于读者见面。另外,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增强国人海洋意识的《海洋中国》系列科普丛书、为我国海岛“建户立档”的《中国海岛志》、包含我国近海一大批基础背景数据的《中国海洋基本状况》也将公布。为及时转化应用专项成果,主动服务于国家宏观决策、海洋管理以及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专项还将在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一系列政策及规划建议,提交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参考使用。

后记

目前,908专项调查资料及成果已在科学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管理与执法、海洋防灾减灾、国家规划、海洋工程、海洋公众服务、国防建设和权益维护、测绘、遥感、渔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强度、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及时转化应用908专项成果将对我国海洋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