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监测水土流失 致力水土保持——西南大学何丙辉教授成果介绍

2011-09-16

西南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何丙辉教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爱科技“十五”重大专项子专题、水利系统中–加合作项目、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目前,他主持的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应用WEPP进行重庆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项目简介

“应用WEPP进行重庆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WEPP模型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信息库建立、WEPP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应用WEPP模型开展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主要应用领域是重庆市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措施配置,项目中应用的WEPP模型由课题组从美国引进。项目通过应用WEPP模型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准确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最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建立了基于WEPP模型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信息库、研究了WEPP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应用WEPP模型开展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经过近6年的攻关研究和应用示范,课题组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实际径流小区观测及实验分析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参考WEPP模型运行机理,获得了进行侵蚀预测时需要的模型参数;(2)在已计算出各项子参数数值的基础上,分析WEPP模型所需的各个参数的文件结构,建立了WEPP模型所需的信息库,信息库中包含了目前西南地区监测时间最久、监测最为规范的标准径流小区资料;(3)应用WEPP模型进行了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WEPP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在趋势、峰值和变化规律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模型对坡面水沙动态输移过程能够较好地表达;(4)对WEPP模型进行了汉化,获得了界面更简捷、应用更方便的二次开发版本;(5)提出了“自然坡面九孔分流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6)项目研究成果在重庆和四川25条小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应用示范,产生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7)结合研究成果在《农业工程学报》、《水土保持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和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上发表研究论文14篇,有1篇论文被EI收录。

应用推广情况

项目研究成果先后被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遂宁市安居区水务局、涪陵区水利农机局、黔江区水利局、开县水利农机局等单位应用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和措施优化配置,应用范围达1500km2,累计减少土壤侵蚀量274万吨,增产粮食5.8万吨,新增农业产值2543万元,年增收金额850万元,节支金额430万元,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专家简介

何丙辉,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到西南农业大学工作,19951996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国家土壤侵蚀研究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现任西南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兼任《水土保持学报》编委,《亚热带水土保持》编委,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林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土壤学会水土保持专委会主任。

他曾先后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第14届中国图书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ISTP收录2篇,一级学报发表论文35篇,其它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