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引领农业生物前沿技术创新——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
2011-09-16
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简称前沿实验室)是国家作物分子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支机构,在首席科学
一、新一代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智能不育分子设计技术体系)的建立
新一代杂交育种体系(智能不育分子设计技术体系)是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多年来,我国的小麦单产徘徊不前,明显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我国现有的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杂交制种进展缓慢、品种高产稳产的潜力有限。杂交小麦平均增产15%~30%,但目前我国杂交小麦种植只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主要原因是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缺乏。如果按杂交小麦应用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计算(达到杂交水稻应用水平),全国每年应用面积2亿亩,每年可新增小麦200亿公斤,新增产值约400亿元,杂交小麦种业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30亿元。前沿实验室
二、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的优良籼稻和小麦新品种培育
农田杂草是导致作物减产和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除草剂的应用为防除农田杂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除草剂杀灭杂草主要是靠选择性地杀死杂草而不伤害农作物,这无疑增加了除草剂筛选的难度,尤其困难的是在农田中防除和农作物亲缘关系相近的杂草,抗除草剂作物新品种的筛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前沿实验室最近创制出非转基因的、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广适优良籼稻和小麦新品种。抗除草剂水稻和小麦的使用将有效防止除草剂对作物的损害,简化田间杂草管理,减少种植过程中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三、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
创制全球第一套水稻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检测系统。该技术体系以高通量分子标记检测为基础,通过对水稻全基因组上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染色体片段的精确选择,能够对水稻全基因组中的每一个基因跟踪检测,同时能够快速鉴定大量样品,实现水稻育种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的战略性转变。
该技术体系为水稻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可以广泛用于:(1)确定优良水稻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在全基因组层次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设计含有不同或多个优良农艺性状的分子育种流程,指导水稻新品种培育。(2)精确设计“新一代杂交育种体系”杂交水稻育种所需的亲本,批量培育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