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巾帼不让须眉——记著名核医学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方佩华教授

2010-09-27

巾帼不让须眉

——记著名核医学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方佩华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方佩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核医学专家,也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内分泌,重点是甲状腺疾病临床、现场流调和实验研究,多年来共主持参加国际合作、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和天津市科委研究课题和项目共计2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1960年,方佩华教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被分配到刚刚创建两年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甲状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和同事们认真总结了13年间甲状腺吸131碘功能的测定方法,从动态测定改为六小时一次测定,系统总结了131碘治疗Graves13年的远期疗效,带动了核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之后,方教授带领研究组一直进行着甲状腺功能的研究并终于在全国率先建立了T3rT3的放射免疫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填补了国内该项空白。

八十年代,方教授成功的建立了新生儿甲低筛查技术,微量血清法和滤纸干血清检测T4 TSH含量技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工作在天津市全面展开,在国内也起到了带头作用。

近二十年来,方教授又带领研究组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发病因子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国内首例以核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克隆甲状腺多种主要自身抗原膜外区基因片段,运用原核系统表达,成功获得了重组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hTPO)、人促甲状腺受体胞外区氨基端(hTSHR-N)和羧基端(hTSHR-C)基因表达产物、细胞间粘附分子-1(hICAM-1)膜外Ⅰ-Ⅲ功能区基因表达产物,而且制备出了四株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膜外区全长的单克隆抗体。经过数年艰辛努力的工作,终于应用这些基因工程产品建立了检测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hTPOAb),促甲状腺受体抗体(hTRA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各种超微量检测技术,并逐步与厂家合作研制试剂盒,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这将为以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复发判断提供更有利的依据。

现在方教授已经从事核医学研究工作40多年,在核医学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共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分别为:1、人促甲状腺素受体胞外区氨基端基因表达产物及制备方法和该产物在酶免技术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0610015383.52、定量检测人血清TRAb板式荧光酶免方法及其应用,公开号:1016920853、过氧化物酶抗体板式荧光酶免方法及其应用,公开号:CN101430332A4、人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膜外Ⅰ-Ⅲ功能区基因表达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该产物在放免技术中的应用,专利号:ZL02103820.1

因科研成果突出,社会效益斐然,方佩华教授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2010年获部委及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七项,科技进步推广应用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七项;推广应用三等奖一项。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天津市荣誉授衔专家,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中国女医师协会女医师杰出贡献奖。

专家简介:

方佩华,女,1936年出生,天津市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方佩华教授现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卫生部‘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连续六届编委。现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特邀编委,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