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真情系“三农” 毕生搞“蔬菜”——记我国著名蔬菜育种和栽培专家仲济学

2009-10-05

真情系“三农” 毕生搞“蔬菜”——记我国著名蔬菜育种和栽培专家仲济学 

  山西省农科院院长仲济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蔬菜育种和栽培专家,他长期致力于蔬菜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他和夫人陈海娟(大学同班)培育的28个番茄雄性不育系填补了国内空白;他破译的MK160荷兰黄瓜制种的奥秘,首次实现了MK160荷兰黄瓜种子的国产化;他历时23载而育成的高类黄酮抗癌食品精源号网纹甜瓜及其配套有机栽培技术,填补了我国王牌有机网纹甜瓜的空白;从1964年至1992年的28年间,他们先后获得了1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他虽不是院士,却被熟悉他的人称作“农家大院”里的院士。
   扎根田间  主攻蔬菜育种与栽培难题
   1964年,仲济学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同市蔬菜研究所工作。
 “动乱年月”, 仲济学为了潜心研究蔬菜,他选择了蔬菜种植条件较好的城关公社,办起了公社蔬菜科学实验站。“造反风”逼得他无法在公社寝食,又跑到全市蔬菜生产水平最高的五爱大队,向村负责人要了一块试验田、选派了一位老农和两名(白世忠、苟富)回乡知识青年,承诺:三年内要让全村1300亩蔬菜产量翻一番,农民收入增一倍。
 大同地处晋北塞外,干旱缺水,气侯严寒,无霜期短,风沙大,搞蔬菜先天条件不足,要在这里研究先进的蔬菜栽培技术,选育耐寒耐旱的蔬菜新品种,哪一个都是难啃的骨头,何况当时又“动乱年月” 。就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带领两个农村小青年,在农村搞起了蔬菜研究。
 在最艰难的时候,仲济学与徒弟白世忠去山东汶上县买黄瓜种子,买完后他们只剩下三毛钱,饥寒交迫下,他愣是与徒弟吃了整整三天的生红薯,而那袋汶上黄瓜种子却被完好无损地带回了家。
 “我们引回来种子就试种比较,积极推广,不管搞什么搞得都相当像样子。那时候参观的人也挺多,我们在大同那时候搞得已经小有名气了,”仲济学回忆道。
 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仲济学终于实现了他当初的承诺:他不但为山西大同市引进了大量的蔬菜优良品种,还培育出了一批耐寒耐旱的新品种,使实验田所在的五爱大队蔬菜产量翻了翻,农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


 在大同工作的20年时间,仲济学还选育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了大同早熟3号、同丰16、37等甜椒、大黄156、同杂41号西红柿、中间型紫球秋葱头、青长早杂交西葫芦、满架联架豆(晋菜豆1号)等新品种;还大面推广了黄瓜、西红柿、甜椒、韭菜等蔬菜大小棚或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纠正了《蔬菜栽培学》韭菜蛆是种蝇和葱蝇的错误,在中国科学院《动物利用与防治》杂志上发表了“韭菜蛆”的研究成果;引进、消化吸收与推广应用日本武藤连栋大棚制作技术、高寒山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等获得了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仲济学创办的蔬菜实验站搞活了一方经济,让这片土地上的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让周围矿工吃上了新鲜蔬菜。之后,他和爱人陈海娟育成的28个番茄雄性不育系填补了我国空白;他们选育出的同丰16号、37号、大同早熟3号甜椒和满架联架豆(晋菜豆1号)、中间型紫球葱头等名牌品种,曾是我国主栽品种,累计推广1.5亿余亩,创造价值3亿多元。期间,他还指导并开发出以长子县为中心的5万亩露地甜椒生产基地,并为此编写了《露地甜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6万册;他还在全国性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多数论文被转载或引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仲济学也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1982年,中央工作组找仲济学谈话,提名他担任山西省副省长一职,出人意料的是,仲济学婉言谢绝了这一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安排,“副省长人选你们另找别人,我就继续研究蔬菜,解决煤矿工人和驻军吃菜难问题吧。”  


   当时,仲济学满脑子装的都是蔬菜研究,他唯一向山西省委领导提出的申请竟是希望在大同市率先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和一座菜农培训楼。如果建一座IBG智能温室,仲济学就能一年研究两茬蔬菜;如果拥有一栋培养种菜农民的培训大楼,就能提高蔬菜栽培人才的培养。
 直到1984年,经山西省政府多次邀请,他才到山西省科委任职。为了方便仲济学蔬菜研究,省科委不仅同意他继续兼任大同市南郊区蔬菜研究所长,而且还专请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蔬菜技术开发中心,中心牌子挂在大同市南郊区蔬菜研究所,单位挂靠在省科委,主任由仲济学兼任。从任职到退休,仲济学对蔬菜栽陪的研究从未停顿。无论下乡,还是节假日,他都主动到菜地指导农民种蔬菜。
   二次创业  网纹甜瓜填国内空白
   1998年,61岁的仲济学从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退休之后,仲济学无官一身轻,他不但重建了山西省蔬菜技术开发中心,还接受了国务院三峡办委派的“移民高效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等多个研究项目。
   1999年9月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考察路过山西省原平市郑家营村,看到国家投资兴建的大棚闲置,十分痛心,要求有关部门一年内运转起来。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仲济学才能担当如此重任,便找到他,请老专家再次出山。
  2000年11月,63岁的仲济学离别老妻和幼孙,带了几箱方便面,孤身来到郑家营村的科技生态示范园,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尽管仲济学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示范园的第一眼还是让他触目惊心:院内一片荒芜,温室破烂不堪,最痛心的是百万元的进口大棚里还长着草。
   他没有感叹,也没有牢骚,而是打电话叫来了曾经跟随自己创业的几个徒弟,从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购进了适合北方蔬菜生长的泥炭,从山西岢岚运来了山羊粪,在42米深处打出了优质地下水,并添置了必要的研究设备。
 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荒废的园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棚里长出了荷兰黄瓜、日本樱桃番茄、美国西芹等上乘的有机蔬菜,很快唱红了市场。看到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各项工作渐渐步入轨道,一个在仲济学心里埋藏多年的夙愿又重新迸发出来,他要栽培网纹甜瓜。
   时间追溯到1981年,作为大同市政府友好代表团的成员,仲济学第一次去日本,就被网纹甜瓜的外形和口感深深迷住了。“我从没见过这种瓜,吃到嘴里,香甜清爽,口感非常好。”仲济学舍不得吃剩下的那瓣,就拿餐巾纸包起来带回房间。他对着镜子把瓜汁抹到脸上,立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不会是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在里面吧?”。
 为了弄清网纹甜瓜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种质资源状况,在省、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1982年起,仲济学曾22次赴日本考察。由于大同市的友好城市—福冈县大牟田市及其紧邻的以优质茄子、草莓、番茄著名全日本的高田町、以盛产巨型优质梨著名的熊本县荒尾市的“两市一町”,惟独不栽培网纹甜瓜,但是,仲济学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两市一町”政府、议会、日中友好促进会议和日中友好协会、农协会、商工会、佛教会等,结交了很多日本朋友。从九州地区到北海道,几乎跑遍了日本全国,感动了日本各界朋友。当仲济学第19次访问日本时“两市一町”各界,甚至佛教会藤津阐藏会长、深奥敛和小山宏副会长招集当三十多座寺院主持,由藤津阐藏会长亲自领衔,举行道场祈祷仲济学考察网纹甜瓜取得成功。仲济学先后考察了熊本县、静冈县、琦玉县和盛冈县等网纹甜瓜生产团地,在上述朋友的鼎力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终于获得了诸如蔬菜巨著《新野菜全书》等许多珍贵资料。
 为了进一步得到网纹甜瓜的详细培育资料和优良种子,他不信凭自己的努力就培育不出中国的网纹甜瓜新品种。直到1997年,才以免费赴日讲学为条件,获得了40个品种的4000粒网纹甜瓜种子。但这些种子都是杂种一代,产下的种子再播种结瓜大小不一,有的甚至不能结瓜。为了进一步得到网纹甜瓜的详细培育资料和优良种子,仲济学先后22次赴日本考察。为了掌握世界一流的网纹甜瓜育种原始材料,他还特意考察了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等地区和国家。
 从1998-2004年,在严格的有机栽培条件下,通过连续自交分离选择、南北加代、自交系筛选、组合力测定,终于在2004年7月育成了“精源号”网纹甜瓜新品种。并将该网纹甜瓜样品送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其中的类黄酮含量比号称类黄酮之王的洋葱还要多出一倍多,每公斤就有3000多毫克类黄酮。类黄酮是重要的抗衰老、防癌变物质。从1981年首次尝到网纹甜瓜的惊喜到2004年高类黄酮含量的精源号网纹甜瓜新杂交品种的问世,这条路仲济学走了整整23年。为了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类黄酮含量更高、产量更高,能够适应我国自然环境及技术条件的网纹甜瓜新品种,仲济学又经过3年试验,再次成功选育出8
  97年10月,当网纹甜瓜种质资源调查基本结束,新品种选育及有机栽培
研究正式起步时,仲济学应赴日讲学。当顺访老朋友时,受到了熊本县荒尾市
政府、议会和农协的热烈欢迎。图为北野典尔市长隆重接待仲济学研究员
个稳定的优良自交系网纹甜瓜,并选配出适合我国南北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栽培的网纹甜瓜,分别命名为精源1号、精源2号、精源3号和精源4号。我国业内专家鉴定说,仲济学选育出的网纹甜瓜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日本主栽品种阿鲁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精源号网纹甜瓜新品种问世后,当年就被选为三峡库区移民致富项目,并被推广到陕西、广东等省栽培,成了农民快速致富的金钥匙。仲济学研究员在研究网纹甜瓜的同时,还破译了MK160荷兰黄瓜制种的奥密,首次实现了MK160荷兰黄瓜种子的国产化。该品种清香爽脆、瓜条短而翠绿,而深受百姓喜爱。为农(移)民致富,又增添了新内容。

 研制有机食品 “不仅要让国人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2008年6月的一天,一封快递“飞”到了山西生态科技示范园的温室内,仲济学的“精源”系列有机蔬菜通过了国际绿色认证!看到这张迟到的“通行证”,仲济学终于笑了。
 2004年7月,仲济学带着精源号网纹甜瓜来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参加国际食品博览会。各国千余名与会者品尝后,一致叫好,许多人想要和仲老签订合同,但人家得知该产品还没有国际绿色认证时,便一一婉言拒绝。吉隆坡的教训,让仲济学明白了蔬菜研发的一个硬道理,蔬菜产业最终要走有机路子,不仅要这样做,更要拿到这张“特别通行证”。
 于是,他从 “医食同源”、“病从口入”道理中悟出有机蔬菜的真谛。同时,仲济学不仅选育出来了高类黄酮新品种,而且还研究成功了与之相配套的有机栽培技术,并制定出有机栽培标准。于2007年9月28日,经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内同行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和审查,一致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11月,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

2007年8月1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有机产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纪兵(左1)、检查一部主任卢东(右1)、英国有机食品专家理查德教授(左2)与仲济学研究员合影
 “袁隆平搞高产水稻让全国人吃上了饱饭。我现在70多岁,估计还能干10多年,我就试着走让国人吃到安全优质蔬菜的方向迈进……”仲老自信地说,“我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有机蔬菜显得越来越重要,争取把郑家营园区办成山西省最大的生态科技综合示范园,在滹沱河、桑干河等流域,在忻州、朔州和大同三市沿大运、京大两条高速公路的金三角地带,规划构建世界一流的有机蔬菜生产区……”。
 从事蔬菜栽培四十年来,仲济学在业界享有很高的盛誉,他曾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技术工作者、中国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中国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日升盛杯2004年十大感动山西的人物、还被《山西青年报》评为年度先进人物、被《科学导报》评为十大科技新闻人物。2007年1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和和谐中国推动力人物编委会授予他“中国行业(农业)和谐发展创新百名推动力人物”的荣誉称号。2009年4月26日当选“中国骄傲·第8届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牢记总理教导  倾尽毕生心血报恩三农
   郑家营生态园区有一道风景线:仲老每天穿梭于蔬菜大棚,身后总会跟着一群年轻农民,仲老或与他们交谈,或手把手教他们,或手指菜叶让他们观察。这些年轻人有时沉思,有时在簿子上写着,有时会向仲老提问……这些年轻人就是仲济学招收的农村徒弟。
 仲济学研究员坚信,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三出”,即出人才、出优种、出技术。他常年吃住在园区和库区,经常奔波在山西与三峡之间,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他从当地招收了大量农(移)民学员,不仅要求学员博览群书,而且还定期讲座,巡回到学员温室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他的招收条件很特别:家境贫寒、本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小于25岁。仲老解释说:“家境不好的更需要扶持,种菜是个苦差事,但也得有文化。”他对于学员有一个要求:这些人必须住在温室管理间内,与蔬菜培养感情,学习棚室蔬菜栽培技术。毕业后,回村带领村民种菜致富。 这几年来,他已经为山西各地和三峡库区培育出了248名有机无公害蔬菜的技术员,他们逐步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致富领头人。

   多年来,经他研究和主持实施的14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达到六千余万亩,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亿多元。让许多人不理解的是,这位从1983年起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省政府优秀专家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著作成果丰硕的蔬菜专家,本来可以在实验室,当硕士博士生导师,或到南方高薪就职,可他却选择了与农民徒弟厮守在一起,义务传道授业?对此,仲老解释说:“1964年我从中国农大毕业前的一天夜里,周恩来总理在首都工人体育场,给我们首都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作了《劳动与革命》报告。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300两黄金,这主要是来自农业税。’总理的话让我记了一辈子。”目前,虽然一些农村已经很富了,但仲老觉得这离他想像中农民应达到的水平还相距甚远,“他们越富我越高兴,农民怎么富我都不眼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了温总理的嘱托,仲老正在为一个又一个绿色的梦想而努力着。
 专家档案:
 仲济学,男,1937年5月出生于吉林省双阳县,祖籍山东省黄县。196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同市蔬菜研究所工作。仲济学曾任山西大同市蔬菜研究所团支部书记、大同市南郊区城关公社蔬菜试验站站长(兼城关公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大同市南郊区蔬菜研究所书记、所长(先后兼区科委副主任、科协主席、市科委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副主任)、山西省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85年到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半年、87年借调到中央书记处工作锻炼一年)、山西省农科院院长(兼中国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华北六院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山西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中国科协五届委员),历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山西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兼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山西校友会会长、日本福冈县大牟田市日中友好促进会议荣誉理事、大牟田地区日中友好协会顾问、广岛县三原市日中友好民间活力推进会顾问、英国牛津传记研究中心终身副理事长、美国传记中心协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