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厚积薄发勇攀高峰 一生情缘贡献水电——记著名发电工程及设备制造专家梁维燕院士

2009-09-01

厚积薄发勇攀高峰 一生情缘贡献水电

——记著名发电工程及设备制造专家梁维燕院士

“对待学习到的知识,每个人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卖给人民,一种是还给人民,另一种是献给人民。”

——钱正英

这是著名科学家钱正英50年代初送给清华毕业生的一句名言,在华北地区高校集中毕业教育中学习,79岁高龄的梁维燕对此记忆犹新。五十载风雨岁月,昔日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已成了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梁维燕在“为人民奉献”中书写了自己的无悔人生。

记者:您长期从事大电机和水轮机制造工作,您最初参与了哪些工程,有哪些收获呢?

梁维燕刚刚走出校门后,我有幸参与了我国第一次设计制造的800KW水轮发电机组的工作。在当时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一道道攻克难关,经过总装试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随后,我又参与了3000KW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工作。在这期间,我参加了两套机组工艺准备和制造的全过程,开始了解水轮机和发电机的结构与工艺,收获很大。此后十年时间,我一直在生产车间负责技术工作。

我感到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仅仅是一个基础,更多的知识是根据工作需要深入的学习。1961年,我开始负责工厂的工艺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技术课程。整天和工人们在一起,也向工人们学习了不少实践知识。

记者:1972年,中国电力考察团提出了“大机组促进大电网,大电网需要大机组”的建议,那么是如何逐步实现这个目标的呢?

梁维燕1972年以后,国内开始自行研究设计600MW火电机组。1979年,国家批准引进大型火电机组制造技术。1981年,我主持引进型600MW汽轮发电机制造工作,获得成功,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一等奖。机组于1989年安徽平圩电厂投入运行,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大型火电机组的新纪元。70年代,我主持了哈尔滨电机厂为葛洲坝工程研制的5叶片125MW水电机组工作。在当时的环境下,葛洲坝工程完全是国内设计、采用国产设备,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转桨式水电机组。这个项目荣获了国家质量金奖和整体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记者:在多年的科研过程中,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那么对于技术创新,请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

梁维燕关于技术创新,应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自主研发为基础,借助引进消化吸收的捷径实现再创新。三峡工程700MW水电机组的研制成功可以说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三峡枢纽工程共装26700MW水电机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我当时受聘三峡工程机电设备专题论证专家组,参加了700MW水轮发电机组的论证与招标工作。我当时就主张立足国内制造,吸收国外经验,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国际合作,共创一流。在确定了国际招标、转让技术、合作制造的方针以后,我主持了国内机组科技攻关工作。在开展三峡机组科技攻关的同时,较好的消化吸收了引进技术。

记者:在创新过程中,除了科研人员本身的新想法新观点以外,企业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梁维燕针对自主创新,我建议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需要有自主研发的能力,需要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自己技术力量是有限的,确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科研课题,需要寻求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只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改进我们的管理和增加科技投入,有所创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一定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继续工作”。虽然梁老已年近八十,但他觉得,在我国的发电工程和设备制造领域,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专家档案:

梁维燕,1929年生于北京,1947年考入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1951年毕业后来到了哈尔滨电机厂。发电工程和设备制造专家,哈工大特种电机研究所所长、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