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潜心钻研三十冬 含辛育种为“三农”——记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杨会武、李兰真夫妇

2009-08-06

潜心钻研三十冬 含辛育种为“三农”
——记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杨会武、李兰真夫妇

 

 杨会武多年来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划分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河南省政府特等奖,《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9(豫农8539)选育》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夫妇二人多年来撰写或与他人合作撰写有关本专业论文多篇,其中4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主要有《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的选育》、《超高产、抗病、抗寒广适小麦新品种豫农949》、《羟自由基对小麦叶片氧化损伤及外源抗氧化剂的防护效应》、《豫麦3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兰真曾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种质创新研究”,并参加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小麦育种》项目。凭着她对小麦育种事业的执着追求,先后育成小麦新品种4个。与杨会武合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9”,高产、大粒、抗病,1995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杨会武合育的特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9676已于2004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李兰与杨会武合育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949”, 是采用杂交选育而成的超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01和2002年在河南农大科教园区产比试验2年,亩产530.9-606.2kg,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8.0-24.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B组区试,15点汇总14点增产,平均亩产549.2kg,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9.88%,居第二位;2005年继续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B组区试平均亩产514.5kg,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4.5%,并列第二位。2005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B组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3.3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一位。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在全国5家公司正在5个省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深受农民欢迎。
 他们合育的“豫农982”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抗寒性非常好,秆矮抗倒,千粒重高,平均45-50克。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抗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水平高。该品种2006-2007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9.7公斤,对比照增产5.33%,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三位。在2007-2008年继续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试验,表现更好,居参试品种第二位。在2008-2009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04.3公斤,比对照增产5.7%。被推荐国家审定。

 杨会武和夫人李兰真2001年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上来。李兰真由于长期的田间站立、行走,她下肢患深静脉炎,左腿长期浮肿。特别是近几年,患有糖尿病的她,双膝关节又患骨质增生,行动困难,疼痛加重,但她仍坚持工作在育种第一线。她对身边的人说:“我到试验田看到我的小麦就高兴,浑身是劲,有时连疼也忘了。”目前李兰真和杨会武仍承担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稳产抗逆小麦新品种国审豫农949及配套技术的中试与示范推广》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特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9676的繁育与示范》。他们原来身边没有其它科技人员,只有一个临时工,农忙时就雇佣学校科技园区(试验田)周围的农民帮忙。由于育种工作的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很多工作必须亲自干,所以他们既是科技人员又是工人。一次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试验田采访杨会武,走到近前一看,惊奇地说:“你就是杨校长,不是他们介绍,看你的打扮我还以为是一个农民呀!”
 杨会武和李兰真夫妇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两人退休以来选育的所有小麦新品种都作为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品种权人都是河南农业大学,很多人不解的问,他们俩总是回答说:“我们是农大人,成果当然是农大的。”对他们夫妇来说,退休后的8年是他们收获的8年。
 专家档案:
 杨会武,1940年10月生,河南滑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60年考入河南农学院,1964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并留校。留校后一直在河南农业大学工作至2001年退休。历任河南农学院教务处科研科科长,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中共河南农业大学纪委副书记,中共河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委员,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河南省农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曾被当选为郑州市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李兰真,女,1941年生,河南省民权县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中牟农校,大专学历,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