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五十余载奉献 倾情中国高能物理事业——记我国著名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叶铭汉

2009-07-10

五十余载奉献 倾情中国高能物理事业

——记我国著名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叶铭汉

叶铭汉是我国著名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参加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并全面负责北京谱仪的设计和建造北京谱仪建成运行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成果,做出了至今最精确的tau粒子质量测量等,在国际高能物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功勋卓著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为读者呈现一个科学巨匠的风采。

记者:请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学习工作经历,是怎么开始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的研究呢?

叶铭汉: 1944年,我进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抗战胜利后转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受到当时蓬勃发展的原子核物理吸引,开始学习核物理。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钱三强先生。1950年7月我随导师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1953年底该所扩建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从原子能研究所分出一部分成立为高能物理研究所。从1950年夏至今,从事高能物理研究五十多年了。

记者:高能实验物理的研究需要仪器作为平台来开展,而当时我国在这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能否介绍一下您参与了这方面的哪些项目么?

叶铭汉:1951年,在赵忠尧同志的领导下,我参加了静电加速器的研制。1953年底与1957年底,分别建成了我国第一台和第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建成后,我主要负责该加速器的改进和运行,还研制了核反应实验所需的的探测器。1974年,我们与物理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先开发了低能加速器在半导体器件制造方面的应用。1983年11月,我参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工程建设。工程包含加速器本体,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物理实验装置,即北京谱仪;同步辐射装置等三大部分。

记者:您负责了北京谱仪的研制,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项工程。北京谱仪作为我国高能实验物理的平台,做出了哪些国际领先的重要成果呢?

叶铭汉:北京谱仪是一项大型科研工程,其难度和复杂程度不亚于对撞机。它包含多种探测器、大型螺旋管磁场线圈等,还包括大量软件。谱仪的种种技术要求都大大超越了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从1989年正式运行至2004年2月结束运行,性能良好而稳定的运行了15年。利用北京谱仪,我们的研究人员做出了多项国际领先的重要成果,其中三项得到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项是τ轻子质量的精密测量,被列为1992年国际高能物理最重要的实验成果之一;第二项是2-5GeV能区正负电子淹没产生强子反应截面(R)值的精确测量;第三项是(2s)粒子及粲夸克偶素物理的实验研究。

记者:作为我国著名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您多次应邀出国访问交流,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请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叶铭汉:我曾经在日本高能物理学研究所做访问教授,还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参加过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工作。论文、报告有120余篇。1989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0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专家档案:

叶铭汉, 1925年生于上海市。1949年毕业与清华大学物理系。于1949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为钱三强。1984至1988年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现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197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凡供稿 李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