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详情

以集成创新推动棉产业发展------记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8-11-28

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6年由原国家科委批准,依托新疆农业科学院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组建,20001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并予以挂牌。中心现有专兼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60名,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20人,博士生6人,硕士生9人,涉及育种、栽培、土肥、植保、农机、农副产品加工、棉纺、科研管理等多个专业。

中心自组建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省部级项目20 余项,项目总经费约四千万元(包括配套经费)。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支撑计划棉花项目,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初步搭建了棉产业工程化研究平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十五”攻关筛选出多类型多用途优质专用棉新品种14个;研发、创新、集成棉花优质高效生产技术31项(生产技术技术规程和标准19套);已获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专著6部;建成优质高效核心试验区4个,综合示范区4个,面积达560.6万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9.3亿元,示范区人均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立足新疆棉花多类型生产优势,中心以纺纱市场对棉花类型的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围绕提高棉产业整体效益和满足纺纱对原棉一致性、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专用品种--专用棉---专用纱的棉纺织产业一体化思路。中心通过棉花良种繁育、棉花生产、轧花加工、纺纱等环节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把产业链各个单项技术有机地对接起来,同时进行配套标准的研制,形成了从棉花种子繁育到棉花加工全过程的检验、检测体系。创建了专用棉纺织产业一体化技术体系,促进了棉纺产业各环节的有效联结。

“十一五”期间,中心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业和科技发展规划,在以“从事区内外棉花先进技术的集成、配套、组装、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工作;通过研究棉花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试验,为新疆和全国棉花生产提供产业链技术连接;围绕棉花大面积高产开发的重点和棉副产品加工,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并进行棉产业宏观战略研究。”的工作职能基础上,还从三方面充实了工作内容:

――聚集国内外有关棉花产业的科研成果和专业技术,针对新疆和国家棉花生产及棉副产品加工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技术集成、研究开发及技术咨询和培训;

――开展产业化发展研究,进行棉产业的从原棉品种到原棉及棉副产品终端产品的技术连接和标准体系建设研究,着力棉产业链的延长和连接,并进行关键技术的成熟化研究;

――进行棉产业宏观战略研究,通过对棉产业发展过程市场、生态环境等因素变化的探讨,研究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棉产业持续发展模式和途径,为政府、棉农及相关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